2016-08-22 21:20:48
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球,中國男足一直是沒有突破,也受到中國球迷的指責。那麼為什麼中國足球這麼差?話說足球起源應該是中國,那麼古代足球叫什麼?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瞭解下古代的足球起源。
北宋的足球比賽也被叫做蹴鞠,是一項十分夯 的體育運動。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沒有不對這項體育運動著迷的。
根據《宋朝事實類苑》的相關記載,為瞭更好地管理蹴鞠隊員,還組織成立瞭專門踢蹴鞠的民眾 社團的“圓社”,社團當中的會員被稱為“圓友”。該社團的陣容強大,人員眾多,影響力不遜於今天的足球協會。為此還編瞭一個“順口溜”:不入圓兄弟 ,到老不風流。
在比賽機制與人員方面,宋朝的蹴鞠也是較為靈活的,既有數百人一起參加的大型比賽,也有傢庭式的幾個人的小比賽。若是不因為後來金與蒙古摧毀瞭平民文化的高度繁榮的大宋王朝,那麼,今天的足球界的格局究竟是怎樣的呢,真的很難說清楚。
蹴鞠這樣高水準 的運動項目,當然少不瞭明星的參與。縱觀整個北宋,高水準 的踢球者真是數不勝數,除瞭大名鼎鼎的高俅之後,宋太祖趙匡胤、曾經陷害過寇準的丁謂都是十分有名的高手。
雖然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畫像中,趙匡胤心寬體胖。但是事實上,他不但馬上功夫一流,就連足下功夫也是一等一的。現存的《宋太祖蹴鞠圖》裡,就描述瞭宋太祖 與他的弟弟趙光義、宰相趙普等六人用白打的方式玩蹴鞠嬉戲的快樂情景。趙匡胤踢球在當時已經赫赫有名,而最擅長的就是白打(現在人們通常稱為“花式足 球”),也就是說在踢球的時候,可以頭、肩、背、腹、膝、足等各個部位與球接觸,隨心所欲,靈活多變。
雖然丁謂的名聲不算好,但是不 可因此就將他的球技忽略。宋人劉的《中山詩話》中敘述瞭這樣一個故事:秀才柳三復球技十分瞭得,他得知宰相丁謂十分喜歡踢球,為瞭升官,他每天在宰相府球 場的圍墻外面等候,有一天他終於等到瞭球飛出瞭墻外。這時,柳三復撿起球以還球的名義進入瞭相府,在拜見丁謂的時候,他將球拋到瞭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 頭、肩膀、後背等部位顛球,球一直未落地,這樣的球技即便是在現在也是相當瞭得瞭,丁謂見此大悅,賞給瞭柳三復一個官職。
若是現在的足球運動員中多幾個像柳三復這樣的選手,足球事業何愁不發達!
高俅,本名高毬,出生子東京,之前當過蘇軾的書童,後來蘇軾將其推薦給瞭樞密院承旨王銑。有一次,王銑派他給端王趙佶(宋徽宗)送東西,正趕上瑞王府舉 辦一場蹴鞠比賽,高俅隨意一腳便大顯身手,因此得到瑞王的賞識,以至趙佶登上皇位半年,就將高俅提拔為殿帥府太尉。在史書上,高俅雖然沒有《水滸傳》裡所 說的那樣壞,但卻是碌碌無為,最終落得個“陋室空堂、衰草枯楊”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