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皇帝李隆基與胡旋女曹野那的異國戀情

2016-08-22 21:20:18

  唐明皇李隆基可以說是以風流著稱的皇帝,李隆基一生中除瞭他最愛的楊貴妃之外,還曾經有過一位“洋貴妃”。根據相關的歷史記載,這位洋貴妃是一位來自中亞的胡旋女,而關於唐玄宗記錄在案的後宮嬪妃大約有劉華妃、趙麗妃、錢妃、皇甫德儀、武惠妃、柳婕妤等廿人,還有一些嬪妃的檔案因為各種遺失,沒有記錄在案。不過在其他史書中,我們還能找到些線索,從而證明唐玄宗確實有過洋妃子。

  在《新唐書》的《諸帝公主傳》中記載:“壽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這裡“姬”是對年輕貌正妹 性的稱呼,而所謂的“野那”就是外來的意思,曹作為昭武九姓之一,是出身中亞曹國的粟特人進入唐朝後改用的漢姓。那麼曹野那姬是否來自中亞曹國呢,學界長期無考,隻能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推斷。當時,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日漸平常,粟特人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旅,經常來往於長安和中亞兩地。

  那麼,唐玄宗娶中亞女子為妃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唐玄宗作為一代風流帝王,善歌舞,曉音律,曹野那姬的能歌善舞和神秘的異國風韻都讓她有瞭很大機會,從而,得到唐玄宗的喜愛。 除瞭唐玄宗這位大情聖擁有過洋妃子之外,明成祖朱棣也擁有過洋妃子,他們之間的故事更加纏綿悱惻。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無璋第四子,他靠著“清君側”登基做瞭皇帝。這也成就瞭他兇殘暴虐之名。其實,忽略他登基的過程,他本身還是一個難得的治世之才,文武韜略無一不精。

  他為大明朝創造瞭永樂盛世,而他自己也在這段時間經歷瞭一場鮮為人知的跨國之戀。 這個跨國的女主角就是來自北韓的女子權妃,她是北韓國傢工曹典書權永鈞的女兒,她的傢族在北韓是名門望族,書香傳世,這樣的傢族培養出來的女兒自然是大傢閨秀,是難得一見的完正妹 子。從元朝開始,北韓就被迫向中國進行進獻正妹 ,明初也依舊如此。朱元璋的後宮裡有不少的北韓妃嬪。據史料記載,朱棣本人就是北韓人碩妃所生的朱門之後,身上有一半北韓血統。

  他從這位北韓正妹 的身上找到瞭自己年幼時死去母親的影子。也因此,權妃成為朱棣最寵愛的妃子。 朱棣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便被權妃的清麗婉約所吸引。美人是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要不然怎麼能夠吸引皇上呢!光靠美貌那是沒有的,皇帝不缺美人。權妃也不例外,她要在宮廷鬥爭中活下去,就要有她的手段,更何況她出身名門呢!權妃的簫吹得是悠揚深遠,讓朱棣聽得是如癡如醉,被其深深折服。

  從此,權妃不僅獲得瞭朱棣的寵愛,還掌管瞭後宮之事,手中也有瞭權力。善解人意的權妃為朱棣帶來瞭平和。每當朱棣忙完政務,疲倦瞭一天之後,權妃便用她的簫聲撫平朱棣的煩悶,讓他能在此享受片刻的寧靜平和,這對帝王來說是多麼寶貴啊,就這樣鐵漢化為瞭繞指柔。英雄美人,羨煞旁人。 自明朝建立以來,雖然中原內部少有戰亂,可是邊境上卻並不平靜,尤其是北方。一些元朝的殘餘勢力總是妄圖騷擾入侵中原。

  終於在永樂八年十月,朱棣決定親自率領五十萬大軍北征蒙古,美人權妃自然隨行軍中。由於蒙古殘餘勢力的錯誤猜想 ,朱棣率領的明軍旗開得勝,而後又一路追擊,最終大獲全勝而告終。朱棣下令班師回朝,沒想到當大軍走到山東臨城時,權妃突然不幸得重癥不治身亡,年僅廿二歲,真是應瞭那句自古紅顏多薄命的說法。權妃的死亡對朱棣是一個沉痛的打擊,他十分傷痛,後來竟然憂鬱成疾,他把權妃葬在瞭山東的俗地上,並下詔讓當地官員為其看守墳墓。

  權妃死後,朱棣對她的傢人仍是非常厚待,這也許就是愛屋及烏吧! 因為朱棣對權妃的寵愛,也因為權妃的猝死,死因也比較可疑。這讓一些人覺得有機可乘,有人就謠言說權妃死於毒害,朱棣本來就傷痛的心瞬間找到瞭發泄的地方,他為此屠殺瞭後宮幾千人,這比吳三桂為陳圓圓沖冠一怒可早多瞭。他親手釀成瞭一起大冤案,為自己兇殘暴虐之後再次做瞭佐證。他的手段可謂是殘忍,可對權妃的愛卻很柔情,能得到帝王這樣的寵愛,權妃也算是值瞭。 異國戀情,多讓人唏噓感動,而帝王之愛更是難得,雖然結局總是讓人憂傷,但能留給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唯美也好,傷感也罷,這並不妨礙愛之初始的美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