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21:24:04
攻下鄧坎後,剿匪大軍趁熱打鐵,剩勇追寇,接著又順利地拿下瞭桑木、烏江、河渡三關,直達播州外圍的婁山關。婁山關是播州城外的一道天然屏障,山勢高峻險要,僅一條小路透過關口,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
婁山關由於道路狹窄,無法透過大批兵馬,隻宜智取,不宜強攻,秦良玉便幫丈夫定下瞭一個巧取的方案。這天凌晨,秦良玉與丈夫馬千乘雙騎並馳,沿正路攻向關口,隻見兩桿長矛上下翻飛,擋關的敵兵一一倒下,而後上的援兵也無法一湧而上。
當秦良玉夫婦兩人並肩血戰、而敵兵越聚越多時,幾千白桿軍突然從關口兩側包圍過來,敵兵猝不及防,紛紛作鳥獸散。攻下婁山關後,叛軍失去瞭護身符,剿匪大軍一鼓作氣,攻陷瞭叛軍據點播州城,楊應龍全傢自焚而死,這場曠日長久的叛亂終於偃旗息鼓灰飛煙滅瞭。
平叛後論功行賞時,石柱白桿兵戰功卓著,被列為川南路第一有功之軍,秦良玉初次參加大戰,立下汗馬功勞,除受到重獎外,“女將軍”的英名遠播四方,聞之者無不肅然起敬。
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秦良玉丈夫馬千乘死於獄中。《明史》記載說,石柱部民狀告馬千乘,明廷把他逮入雲陽獄,不久馬千乘病死其中。
但他真正的死因,其實是北京萬歷帝派來的監稅太監丘乘雲向石柱索取賄賂,馬千乘自恃於朝廷有功,不予。這下可羞惱瞭丘公公,他指使手下捏造罪名,把馬千乘逮捕獄,活活折磨而死,時年僅四十一歲。
馬千乘冤死於獄中後,朝廷仍保留瞭他傢石砫宣撫史的世襲職位。而這時馬傢的繼承人馬祥麟年齡尚幼,朝廷鑒於秦良玉作戰有功,文武兼長,所以授命她繼任瞭丈夫的官職。秦良玉化悲痛為力量,毅然接過丈夫遺留下來的幹斤重擔,來完成丈夫未竟的事業,繼續訓練白桿兵,管理石砫民眾,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明神宗萬歷末年,滿人崛起於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以努爾哈赤為汗,建立後金,公然叛明。明神宗調集八萬大軍征邊應敵,卻不料出師不利,八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山海關戰事暫時平息瞭,於是秦良玉率部返回石柱。返回之時,正赴上永寧宣撫使奢崇明起兵叛亂,奢崇明的黨羽樊龍占據瞭重慶,聽說秦良玉帶兵回到瞭石柱,馬上派人攜金銀厚禮去與她聯絡,想請她共同舉兵;秦良玉大怒,當即斬瞭來使,火速發兵,溯江西上趕到重慶,出其不意地打敗瞭樊龍的部隊,攻占瞭重慶。
緊接著,她又率兵直赴成都,徹底擊毀瞭叛軍勢力。朝廷聞報後,授秦良玉為都督僉事,並任命她為石柱總兵官。
當解除瞭成都之圍、秦良玉率領白桿兵騎馬進城時,成都的市民紛紛湧上街頭,扶老攜幼,爭睹女將軍的風采。
這時秦良玉已是五十開外,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不但沒催她衰老,反而把她磨煉得愈加英姿颯爽。隻見她端騎桃花馬上,面頰紅潤飽滿,兩眼炯炯有神,身姿挺拔,氣宇軒昂。
成都民眾將她視為神明,紛紛在她走過的路上焚香跪拜,表達瞭對這位女救星的無限崇敬之情。
數年之後,貴州水西一帶再起事端,有一個叫安邦彥的匪首,在這裡自立為羅甸王,招兵買馬,很快占據瞭貴陽以西的千裡之地。
朝廷又詔命秦良玉率白桿軍人黔平亂,秦良玉雷厲風行,很快就消滅瞭安邦彥集團,但在這場戰爭中,秦良玉得弟弟秦民屏戰死瞭,秦良玉再一次遭受瞭痛失親人的打擊。
明天啟七年,明熹宗駕崩,熹宗之弟朱由檢繼承皇位,史稱明思宗,即崇禎皇帝。此時的後金,已經改國號為清。清兵趁朝廷改帝之機,由蒙古人作向導,從龍井關越過長城,直奔向通州,京師形勢十分急迫。
明朝廷再次詔天下諸軍鎮邊勤王。秦良玉接旨後,帶領她的白桿兵,日夜兼程趕往京師,並拿出自己的全部傢產作為軍餉,以補朝廷因連年應戰而造成的軍需不足。
狹路相逢勇者勝。秦良玉的白桿兵與清兵在京師外圍相遇,還沒來得及安營紮寨,就開始瞭全面進攻。年已55歲的秦良玉,手舞白桿長矛,好似瑞雪飛舞、梨花紛飄,鋒刃所過之處,清兵不是頭落地就是手腳分傢。
所有白桿兵將士,無不以一當十,如猛虎下山勇不可擋,打得清兵望風披靡落荒而逃。很快,秦良玉接連收復瞭濼州、永平,解救瞭京城之圍。北京圍解之後,崇禎皇帝大加感慨,特意在北京平臺召見秦良玉,優詔褒美,賞賜彩幣羊酒,並誥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掛鎮東將軍印。並賦詩四首以彰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