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15:01:09
在中國歷朝皇帝的更換,從夏商周到明清時期,每個帝皇管制的政策都不一樣,有些平易親民,有些卻是被控訴的暴君,那麼細數中國歷史上的暴君,中國歷史小編將為大傢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大暴君。
第五名:夏朝——桀王
桀(?―公元 前1600年),姒姓,夏後氏,名癸,一名履癸,謚號桀,史稱夏桀,帝發之子,夏朝最後一位君主,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夏商周斷代工程中預測為公元 前1652年—公元 前1600年),都於斟鄩(今河南洛陽)
夏桀在政治上倒行逆施,近小人,遠君子,剛愎自用,聽信讒言,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鬥爭激烈。正直清廉者或遭殺害,或離他而去。夏桀還從各地搜尋正妹 ,藏於後宮,日夜與妺喜及宮女飲酒作樂。總的來說,其在位數十年,已眾叛親離。
第四名:商朝——紂王
帝辛(約公元 前1105年―公元 前1046年),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子姓,名受(一作受德),謚號紂,世稱殷紂王、商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 前1075年―公元 前1046年。
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瞭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瞭,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瞭國。
同時,紂王也是一位推崇暴力的君主。不僅什麼酷刑都想的出,而且拒不納賢薦,還將屢次勸說自己的叔叔比幹殺害,將大部分勸說他忠臣剁成肉醬,炮烙,五馬分屍,凌遲什麼都有。據傳,光勸紂王不要建造鹿臺而被殺的人就幾千,符合瞭暴君的殘暴標準。
第三名:清朝——乾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傢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傢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對於這位大清帝國的長壽皇帝,雖然將康熙時期的盛世延長瞭數十年之久,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的輝煌。但是,乾隆皇帝任用貪官和紳掌權,造成冤案無數,大興文字獄,殺害忠良,前前後後6次下江南,共花費2200萬白銀。以上耗費國力,加重百姓負擔的行為,也是暴君的行為特征。
第二名:隋朝——楊廣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陜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於大興,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廿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隋朝大運河 ,建設 東都、遷都洛陽,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瞭隋朝的覆亡。
就隋煬帝楊廣來說,一方面是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建隋朝大運河,建設 東都、遷都洛陽,對後世頗有影響和貢獻。但是,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促使百姓生活在巨大的負擔下,進而導致民變頻起。引發天下大亂,將隋朝葬送在歷史長河中。
第一名:秦朝——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舊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自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傢、戰略傢、改革傢,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剪滅齊楚燕魏趙韓六國,統一天下。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地方上實行郡縣制管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裡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秦朝奠定瞭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從而被明代思想傢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當然,越是功績千古的帝王,其過失也就越大。拋去“焚書坑儒”這些比較爭議的事情,秦始皇在位時期大興俗木,北築長城,南征百越,導致秦朝統治下的百姓長期處於繁重的徭役下。這是秦始皇殘暴的地方,也是那個歷史時期不得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