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戴笠的死因 戴笠是怎麼死的?

2016-08-24 20:00:37

  戴笠是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首長,是蔣中正身邊的得力幹將。可惜1946突發意外身亡,關於這場意外眾說紛紜。那麼戴笠是怎麼死的?下面中國揭秘戴笠的死因。

  戴笠死亡之謎經過歲月的變遷,可能永遠也沒有重見天日的時刻。戴笠——這位素有“中國的希姆萊”之稱的軍統特務頭子,他的死因究竟是什麼呢?直到今天,這個神秘的殺人魔王的一生,人民仍然津津樂道,流傳著形形色色的可能。

  神秘失蹤的專機

  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中國的老百姓是一個絕好的消息,對戴笠和他的特務組織卻是一個壞消息。當時,整個中國都在期盼著即將迎來的久違的和平,迫不得已,蔣中正也於這年8月力邀共產黨領袖毛澤東到重慶共商“和平建國大事”,恢復和談。雙方透過共同協商,簽定瞭一個“和平建國”的協議,協議中明確提出,要取消國民黨特務機關。這就意味著戴笠和他統率下的軍統組織已經完成瞭歷史使命,將成為在政治上被革除的對象。

  由於軍統罪行累累,臭名昭著,在重慶談判的提議發出後,打倒特務、撤銷特務機關的呼聲在全國此起彼伏,一時間戴笠和他的軍統組織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狼狽不堪。殺人如麻的戴笠此刻心中也不禁恐懼萬分,那種恐懼並不僅僅來自於全國民眾對他的抗議,還有國民黨各派的政敵,更有順水推舟,想把他當替罪羊供奉出來迎合國民的蔣中正。就連戴笠自己也承認,蔣中正在當時做出取消特務組織的決定,確實比較高明:第一可以應付輿論,在政治上對自己有利;第二可以解決軍統勢力尾大不掉的問題;第三還可以解決戴笠個人實權的問題。因此,此時此刻,昔日威風八面、萬人驚恐,今日窮途末路、萬人唾罵的戴笠,也不得不絞盡腦汁地籌劃一下自己的後路。

  一時間,兄弟 上流傳著許多關於戴笠將來計劃的說法:有些人相信他會度過危險,東山再起,繼續他的政治生涯;有些人則認為他會急流勇退,回傢孝敬母親,陪伴傢人;而第三種傳說則認為他會從事業餘愛好,去領導一個疏浚黃河的工程;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他會被送上軍事法庭接受嚴厲的審判。其中沒有一種說法可以得到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蔣中正準備召集他的高級官員們開會,以確定戰後政府保密組織的各種角色和作用。在這一點上,不止一次幾乎被蔣中正允許“自殺”的戴笠陷入瞭深深的憂鬱和沮喪之中。根據戴笠自己的瞭解 ,他肯定蔣中正想利用召開這個會議來廢除軍統組織。正如他對一個親信說的那樣:“伴君如伴虎。”

  面對眾說紛紜的兄弟 輿論,戴笠表面上采取瞭以不變應萬變、拖延時間的辦法,一邊假裝無事,一邊尋機觀望。剛好抗戰勝利以後,一些漢奸案件、敵偽財產案件需要處理,所以他當時以此為借口,在全國各地巡視檢查情況,遲遲不回重慶。

  1946年3月,借解決軍統特務組織的問題,蔣中正親自發電,催促戴笠速回重慶。看完電報,已如喪傢之犬的戴笠心底越發不安,他似乎已經可以看到回到重慶後的結局。

  一定不能回重慶。走投無路的戴笠決定鋌而走險,進行最後一搏。3月16日,戴笠從北平乘專機出發,不過,目的地並不是重慶,而是青島。此刻的戴笠,已根本無暇顧及蔣中正的命令,他首先必須考慮的是自己的身傢安全,為自己的未來作充分的準備。

  因此,在蔣和他的情報頭目們舉行高級會議之前,戴笠大肆活動,在全國甚至國外爭取同盟。從1946年2月12日開始,戴笠乘坐一架C-47式飛機離開重慶,先後去瞭上海、蘇州、南京、北平、濟南等城市。表面上是為瞭“肅奸”,實際上則是去鼓動何應欽這類軍界要人共同對付即將面臨的攤牌局面。

  戴笠為什麼不顧蔣中正要他盡快去重慶的命令,先去瞭青島呢?其中有兩個原因:首先,戴笠深知蔣中正遲早要打內戰,內戰需要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幫助來完成運兵、搶占戰略要地和交通要道的軍事任務,要是利用自己的個人關系做成這件事,戴笠覺得蔣中正肯定會改變主意,對他重新重用。其次,要是戴笠真的幹不成特務頭子瞭,他當時考慮想當中國的海軍司令。當時,美國海軍是戴笠在國外的主要支持者。美國海軍的一些高級將領甚至希望將戴笠提升為中國海軍總司令。1946年3月,美國第七艦隊的柯克上將在北平受到戴笠問候時含蓄地表達瞭這個意思。而戴笠也在柯克的身上花瞭大量的功夫,他甚至命令部下特意為他去上海精心定制專門的中國海軍制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