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21:19:10
蘇秦和張儀據說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他們的師父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出名的縱橫大傢。蘇秦、張儀自然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人,他們師出同門各自主事,在各國諸侯的朝堂之上,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其言慷慨激昂繞梁三日而不絕,他們是縱橫傢也是馳騁在權術的大師。
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傢、外交傢和謀略傢。洛陽東郊人出身的農民蘇秦,自幼傢境貧寒,雖然比不上當時的富傢子弟,但他胸懷大志,曾師從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然而出道後卻處處碰壁,仕途艱難,後來不得不回到傢中繼續苦讀數年。而蘇秦的第二次出發,遊說趙、韓、魏、燕、齊、宋六國“合縱”抗秦,他親自任“縱約長”,一人佩戴六國相印,被後人稱為“合縱之父”,風光無限地回到傢鄉,可謂衣錦還鄉,走上瞭人生的巔峰。
而張儀,他的出身就比蘇秦好多瞭,魏國貴族後裔,可以說是一個富二代,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傢、外交傢和謀略傢。他的年齡比蘇秦的要稍微年長一點,主要活動於燕易王年間,而蘇秦生活的時代要比張儀晚一輩,他主要是為燕國工作,曾在齊國臥底,促成瞭五國攻齊,使這個東方超級大國一蹶不振。那麼,張儀和蘇秦究竟是不是同一時代的人呢?
司馬遷的《史記張儀列傳》記載:“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太史公的《史記》裡明明寫的就是表明兩人是同一時代而且是同門師兄弟的關系,怎麼會不是一個時代的呢?關於蘇秦張儀的問題,在相關考古材料出土後,幾乎在學界成瞭定論。即《史記》與《戰國策》的相關記載有誤。蘇秦的事情,在歷史上是個很復雜的問題,後世的學者多認為蘇秦和張儀同時代這件事是記載有誤的。
《史記》雖是史學界少有的良心之作,可是《史記》裡關於秦國的一些記載和建國後出土的文物所表明的並不吻合。《戰國策》雖然在史實上頗多不實,但也有些地方被史學專傢們考證為符合歷史情況。畢竟,史料相左者甚多,必須有所取舍。張儀和蘇秦究竟是怎樣的關系,《史記》裡關於二人的記載明顯是不符合史實的,要是跟歷史符合的話,“蘇秦見秦惠王”這一事件就不可能會發生。
再比如:《張儀列傳》描述的事件時間錯亂,秦惠文王時代的張儀竟然提到秦始皇年間的秦趙河漳之戰,還張冠李戴把秦國的功績說到趙王頭上,前後不連貫,相互矛盾,顯然不是出自太史公之手,乃後世偽造附會之詞。究其原因,是由於現實情況,司馬遷采信瞭錯誤材料所限或是後世附會對原文進行的刪改和妄添,這也是我們今日所見史記內容錯亂頗多爭議的原因。
那倆人究竟誰更厲害?蘇秦,他是輔助弱燕,壓制秦國,可謂戰國縱橫第一人也。單純看史記記載的結果,他搞合縱被張儀搞連橫給拆散瞭,他身敗名裂,張儀安享晚年,其實蘇秦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弱齊。長時間作為間諜在齊國做事,隨時隨地都存在生命危險,而蘇秦的計謀最終使得齊國天怒人怨,這才有樂毅之功。兩人的平臺就不一樣,張儀侍奉強國秦國,他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削弱楚國魏國。
縱橫大傢蘇秦本人,並沒有促成攻秦的實際效果,倒是促成瞭五國攻齊和齊亡的後果,使燕國大大獲利,他本人也因這個被齊閔王車裂。而張儀卻能夠安然度過晚年,兩人在縱橫之術上是各有千秋的,但是在這一點上來說,張儀卻是最大的人生贏傢,畢竟生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