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21:19:19
古來民間多喜愛給一些人物冠以各種頭銜和稱號,三國裡劉備擁有五虎上將,蕩寇將軍關羽,車騎將軍張飛,鎮西將軍馬超,征西將軍黃忠,翊軍將軍趙雲;曹操有五子良將,八虎騎;漢光武帝有雲臺十八將。光在演義和歷史裡的猛將名士就不可勝數,更別提這民間的什麼,古代四大美女,江南四大才子之類的。民國時期與三國都是一樣精彩的時代,千百年前的那場戰爭的戰火依舊延續到今日,不過這時代就大不同瞭。
翻開民國塵封的歷史,你會發現很多人的名字,而有一個人的名字是你不得不註意的,這個人就是蔣介石。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奉化,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傢,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因為受到孫中山的賞識而崛起於政壇,在孫先生去世以後,他主導著國民黨達半世紀,與中國共產黨一起抗擊過日寇,但其政治手腕與獨裁統治一直一來遭人詬罵。
蔣介石不僅他本人的知名度很高,就連他手下的很多將領也在戰場上表現傑出而名揚天下。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蔣介石手下的幾員大將,他們被稱為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蔣介石的軍事集團裡戰將如雲,其中有五人能征善戰,被蔣介石重用,人稱”五虎上將“:”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虎將“衛立煌。
陳誠,字辭修,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行政院長,中華民國副總統等職。1898年1月4日出生於浙江省青田縣,先後入高市小學、麗水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學和浙江省立第十一師范學校讀書,1917年畢業,二十歲瞭的陳誠經同鄉同學吳子奇的媒介和吳的妹妹吳舜蓮結婚。後北上謀職途徑杭州投靠時任國會議員杜志遠,由他代金北京。1919年,陳誠借瞭一張處州中學的畢業文憑,冒名頂替報考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但是因為自己的成績不好,身材矮小,不能錄取。後在多次疏通之下,終於進入瞭這個學校,1922年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被分配至浙江第2師第6團任少尉排長。從此,走上瞭他的將軍之路。
1923年3月,這是陳誠與蔣介石匆匆而過的第一次接觸。這個浙江人,炮兵出身,東征中三炮定敵,大得蔣介石的歡心,讓蔣介石對這個個子不高的陳誠印象極佳。後來與譚祥結婚,和蔣介石成瞭幹親傢,深得其重視,主持十一師時,聯合李默庵,肖乾等驅走師長,在討唐和中原大戰中表現優異,在其後的圍剿紅軍中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內戰時主持東北,後隨蔣介石去臺灣,變為國民黨二號人物,陳此人沒有什麼天賦,做事以勤穩著稱,十分註重軍人儀表,無論何時何地均精神不已,為人有膽識,曾在敵機轟炸時安然站立,歷半小時之久。綜觀此人,實英雄也。
顧祝同,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墨三,江蘇省漣水縣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科畢業。其傢境清貧,但顧祝同一傢人之間執禮甚恭,謙慎無爭,頗得族人稱道。小時候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優於書法繪畫,善工詞賦。1920年7月,投奔孫中山先生,隨後又與蔣介石相識,他鄉遇師兄,一見如故的二人引為相知。幾天後,蔣介石力薦他為許部上尉副官兼軍士教導隊區隊長。從此,顧祝同銘感蔣介石知遇恩深,鞍前馬後,勝敗相隨,戎馬控惚數十載,忠勇不二。西安事變後受蔣命瓦解張學良、楊虎城部隊,完成的十分漂亮。抗戰時主持第三戰區,也有聲有色,其間皖南事變的發生,為他埋下罵名。顧為人小心謹慎,鋒芒不外露,有軍中聖人的稱號。胸中有溝壑,是成大事的人,其一生好追花逐柳,可謂英雄仗劍,美人相依,後1987年在臺灣逝世。
劉峙,北伐時是福將,中原大戰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是長腿將軍,到瞭內戰時,主持徐州,為蠢豬將軍。從這點看,劉峙應該是個很有故事的將軍。1892年,出生於江西省吉安縣一戶普通人傢的劉峙,出身並不好,童年顛沛流離,最後跟瞭一個姓黃的男子。黃傢待他不薄,又送他去日本留學,這次留學徹底打開瞭劉峙的眼界,也使得他萌發瞭投筆從戎的想法。在早期的軍事生涯他還是很輝煌的,不管運氣如何好,但能把吳孫打得沒瞭脾氣還是有一點能耐的,不象現在所公認那麼不堪,或許是年歲過長,沒有瞭拼勁,因此在後來的作戰中一敗再敗。中原突圍或許有判斷失誤,但淮海戰役劉幾乎沒有指揮過部隊,卻莫名背瞭黑鍋,這一背就是一輩子,前半生風光無限,下半輩子卻過得有些淒慘,流落印尼,當小學教師度日,後來回到臺灣,已是物是人非,唏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