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與兩廣獨立:一次流產的黃袍加身

2016-08-11 22:21:29

  一個星期之後,威爾遜接到史蒂文斯的回復,說他已經把信交給瞭日本駐美特命全權公使栗野深一郎,並準備再抄送一份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陸奧宗光。

  畢德格對諸事順利感到甚為滿意。他寫信給威爾遜說:“將軍,您的偉大計劃——改朝換代,讓您的朋友李鴻章當君主——隨著每天從中國傳來的新消息而越來越可行 瞭。”威爾遜在給駐華公使田貝的信中說得更露骨:“我要你在時機來臨時充當華瑞克這一角色”——華瑞克是英國伯爵,玫瑰戰爭中的重要人物,曾擁戴過亨利六 世和愛德華四世兩位國王,因而獲得瞭一個“king-maker”(國王擁立者)的綽號。此時日軍正兩路大舉入侵旅順、大連,威爾遜等人已經確信,清政府 的覆滅指日可待。

  但是,日本軍隊沒有如威爾遜等人所願,繼續向北京挺進。伊藤博文做出瞭“進攻威海、略取臺灣”的決策——他擔心日軍攻下北京,會招來列強的強勢幹涉;日本也有可能陷入“暴民四起”的困境

  日軍的“克制”讓畢德格等人相當失望。史蒂文斯在給威爾遜的一封信裡曾經說道:“當初,如果日本要攻打北京,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它之所以沒有這樣做,是擔 心清廷覆滅之後,列強之間會出現一場權力之爭,日本在這場爭奪中將有相當可觀的利益會被列強奪走,所以日本人感到,更明智的做法是,不拿現有的戰利品去為 威爾遜的計劃作冒險式的賭博”。日軍沒有攻陷北京,畢德格等人的“國王擁立者”之夢也隨之破產。

  使畢德格等人深感失望的另一事件事情是李鴻章的失勢。旅順失陷之後,李鴻章被革職留任,同時還被褫奪瞭黃馬褂。畢德格從美國返回天津時,李鴻章正處在一生政治生涯的最低谷,他雖然極力鼓勵自己這位垂頭喪氣的老板,但卻始終未曾透露他們立他為帝的密謀。

  光陰流轉,轉眼已是庚子年,這一回,準備給李鴻章黃袍加身的,變成瞭英國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