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歷史發展走向的五大漢奸

2016-08-11 22:32:30

  吳三桂聯合清軍在北京城外大敗李自成,並一路南下打到雲南,將逃到緬甸的南明永歷皇帝抓回昆明殺死。

  當天下平定後,手握兵權的吳三桂成瞭康熙皇帝的眼中釘,於是吳三桂再次舉旗反清。吳三桂有勇無謀,即已舉旗反清,卻又猶豫不決。

  在前期軍事形勢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不思北上直逼北京,推翻滿清,卻試圖與清廷議和,結果給瞭清朝喘息的機會,也使自己一步步走向失敗。

  當反清失敗已成定局時,吳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陽)登基稱帝,過瞭一把皇帝癮,隨後病死,終年66歲。

  五大漢奸NO.2 洪承疇

  洪承疇(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

  主要罪行:出謀劃策誘降原明朝官吏,鎮壓江南抗清武裝

  洪承疇進士出身,文武雙全,在鎮壓明末的農民起義中立下大功。在明朝與滿清具有決定意義的松山之戰中,因受到朝廷逼迫而出戰,結果全軍覆沒。

  崇禎皇帝以為洪承疇戰死殉國,親自寫祭文,罷朝三日,以王侯的規格祭奠洪承疇。

  結果在滿清的一再勸降下,洪承疇投降清朝,從政治、軍事、典章制度等方面,積極為清朝占領中原出謀劃策。洪承疇的誘降極為成功,使得清軍不戰而順利占領大片漢人國土。

  洪承疇還親自統兵鎮壓江南的抗清武裝,斬殺明室諸王。洪承疇的母親和弟弟都罵其為漢奸。

  清廷雖然采納洪承疇的計謀和政治策略,但對他始終進行嚴密防范,不肯輕易授予其大權。

  1665年(康熙四年),洪承疇病死,終年72歲。

  五大漢奸NO.1 范文程

  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憲鬥,號輝嶽,遼東沈陽人。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開國時的規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視為文臣之首。

  主要罪行:為滿清的發展壯大和占領中原立下第一功

  范文程雖然名氣不大,但才能絕不輸於歷史上任何人。其不為世人所知,皆因其為敵人效力,雖有才,卻不能被世人尊崇。

  范文程對於滿清,和蕭何、張良之於漢,劉伯溫之於明,有過之而無不及。

  范文程原是明朝秀才,據說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後人。努爾哈赤攻占撫順後,21歲的范文程主動投靠努爾哈赤,從此逐步成為滿清政權中第一謀士。

  皇太極當上皇帝後,范文程受到重用。范文程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物,既能跨馬上陣沖殺,又能運籌帷幄,堪稱自古少有之奇人。

  滿清原是一個政治、文化都十分落後的少數民族部落,在范文程的大力籌劃下,滿清逐漸轉型為一個可以與明朝對抗的封建統治政權。

  滿清進攻明朝的戰略、策反明朝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傢制度的建設等等謀劃,無一不出自范文程之手。

  滿清入關後,祭奠崇禎,宣稱為崇禎皇帝報仇的口號和行動,即出自范文程的計謀。

  當時許多國人,將吳三桂看作是為崇禎復仇的大英雄,可惜局勢的發展,完全出乎國人意料,滿清居然取代瞭明朝。

  范文程先後為滿清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四代皇帝出謀劃策,可以說一手將一個偏遠落後的滿族遊牧武裝,發展壯大成為一個全國性政權。

  明末的人口當不少於一億,而滿族則隻有五十萬人,軍隊則隻有十萬人,而這區區十萬人的軍隊,居然打敗瞭明朝,打敗瞭李自成,打敗瞭張獻忠,打敗瞭南明軍隊,而這些對手,都有至少幾十萬人的軍隊。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范文程,滿清不可能發展壯大,更不可能占領並統治中原276年。也許清兵不入關,在漢人的統治下,中原有可能逐漸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跟得上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

  范文程不僅善於謀國,也善於謀身,在清楚復雜的宮廷鬥爭中,范文程始終能夠獨善其身,不被牽連其中,這一點比明初的劉伯溫更為高明。

  1666年 (康熙五年),范文程因病去世,終年70歲。

  以上是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五大漢奸盤點,如你想瞭解更多信息,敬請關註中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