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2:33:48
三國英雄眾多,雖然大傢對於三國人物大多都留在戰爭雄風張的英姿。而今天中國小編將撇開英雄人物,來說說三國那些鮮為人知的人物——荀粲。他被譽為三國的情聖,雖然有帥氣的外表,但卻有一顆貪圖美色的心。
荀粲個人簡介
荀粲,字奉倩,豫州潁川人(今河南許昌)。說荀粲,不關註美女文化的人大概知之不多。他是戰國“荀子”荀卿的後代,三國時期曹操兩個重要的謀臣,一個荀彧是他父親,一個荀攸是他叔伯哥哥,都比他有名得多。荀粲曾經與他親哥哥爭論荀彧與荀攸哪個更棒,結果誰也不能說服誰。(史稱荀彧有“王佐之才”,曹操得之謂“我之子房”,子房即漢高祖謀士張子房張良。荀彧向曹操推薦荀攸,曹操得之謂曰“謀主”。荀彧主宏觀策劃,是曹操統率全局的戰略制定者。荀攸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為首席軍師,是戰術層面的具體踐行者。據說他每戰必有奇計,皆獲成功。)
荀粲隻活瞭短暫的29歲,但卻是研究中國美女文化不可或缺的人物。(人生雖短,卻也輝煌。)其主要貢獻有二:一是公開強調女子姿色第一,其它統統扯蛋;(與宋玉、司馬相如比,荀粲是真正的男子漢。)二是以身作則,為美女生,為美女活,為美女死。說他是中國歷史“第一色”、“情聖”,皆不為過。
“婦人德不足稱,當以色為主”。
荀彧、荀攸皆乃高智商的謀臣,荀粲的智力當然也不會差。史稱荀粲好言道、尚玄遠,這在當時是很有學問的標志。但令荀粲青史留名的卻不是他在道學玄學方面有什麼駭世之作,而是他在談論女色時一鳴驚人,拋出一句震鑠古今的名言:“婦人德不足稱,當以色為主。”
宋玉和司馬相如皆乃史上公認的美男子、大才子,天下想跟他倆好一回的美女至少得有一個加強連,估計他倆也沒少吃人傢豆腐。但在公開場合,他倆皆自稱屬於“脈定於內,心正於懷”的正人君子,虛偽得一塌胡塗。
從《詩經》開始,天下有名望的人談論美女時無不強調形體外貌與品德修養的和諧統一,(《詩經》謂之淑女。)強調德勝於色者也不乏其人。(如蔡邕之《女訓》。)沒有人敢公開跳出來唱反調。聖者孔子說過一句“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的大實話,但直言不諱地喊出“婦人德不足稱,當以色為主”的,荀粲是第一人。且不說他這種觀點是否正確,至少他不事掩飾,心裡有什麼就直抒己見,這就像皇帝裸形於市大傢皆噤口不言,他卻要戳破那層窗戶紙說皇帝沒穿衣服,真的很難得可貴。
荀粲的直率坦誠招引得輿論界議論紛紛,這時一位名叫裴楷的先生趕忙站出來打圓場:“他這是一時高興說的話,不是美德之言,希望後人不要被這句話蒙蔽。”(“此乃是興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後人未昧此語。”)
“佳人難再得,未可易遇也。”
裴楷要大傢相信荀粲隻是隨便一說,但荀粲卻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用自己的行動向世人證明:色與德,男人到底該看重哪個?他聽說驃騎將軍曹洪的女兒有天姿國色,就鼓動父親荀彧上門提親。荀彧荀攸是曹操門下的大紅人,荀彧更是天下一等一的美男子,(史載荀彧偉美有儀容,尤好熏香,久之便身帶香氣。《襄陽記》:“荀令君至人傢,坐處三日香”,因而留下“令公香”、“令君香”、“荀令香”等典故。唐李端:“熏香荀令偏憐小,傅粉何郎不解愁”。王維《春日直門下省早朝》:“騎省直明光,雞鳴謁建章。遙聞侍中佩,闇識令君香”句。李頎《寄綦毋三》:“顧眄一過丞相府,風流三接令公香”。李百藥《安德山池宴集》:“雲飛鳳臺管,風動令君香”語。魏晉之後,“留香荀令”與“擲果潘郎”同為美男子代稱。)能與他結上親傢,對曹洪也是求之不得,(門當戶對。)當下應允瞭這門親事。
荀粲如願抱得美人歸。《粲別傳》詳細記載瞭荀粲對美色的重視和專註:“粲於是聘焉,容服帷帳甚麗,專房燕婉。”可以想象,迎嫁的場面一定極盡奢華,新娘子嫁到荀傢即享有專房之寵。所謂“專房”,即荀粲專註於曹洪女兒,眼裡再沒別的女人;所謂“燕婉”,即夫妻相親相愛,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非常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