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中國歷史上最低調的開國功臣:東漢雲臺廿八將

2016-08-11 22:34:03

  感謝原創作者:海畔雲山的投稿,禁止轉載。原標題:中國歷史上最低調的開國功臣——雲臺英將

  亂世出英雄,在中國古代,每逢王朝更迭、諸侯爭霸,就會誕生一批英雄人物,他們叱吒風雲、縱橫天下。特別是通過起義戰爭建立統一王朝的開國功臣們,大都是名揚千古、傢喻戶曉的傳奇英雄。然而,在歷朝開國功臣中雲臺二十八將的名氣卻顯得十分低調,特別是具體到個人,都給人一種十分陌生的感覺,遠不如漢初三傑、明初三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那樣耳熟能詳、大名鼎鼎。那麼,造成雲臺二十八將名氣如此低調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才平

  雲臺二十八將大都是戰略傢,卻不是戰術傢,軍事才能平平。按照兵法理論,中國古代的將帥大致可分為四個等級:初級將帥隻懂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法,即以硬碰硬,以血拼血,以部隊的勇力、士氣、人數取勝,戰敗的一方固然全軍覆沒,但戰勝的一方也會頗有損傷,這是最低級的戰鬥方法,這種戰法中隻能看到將帥的勇,卻看不到將帥的謀。中級將帥懂得“以正合,以奇勝”的戰術,即以主力部隊正面與敵人交鋒,以副力部隊繞到敵人後方或側翼展開進攻,兩面夾擊,從而獲勝。這種戰術中已經可以看到將帥的謀,但並不高明,因為前提是對方的將帥必須是初級將帥才能成功。高級將帥是“善出奇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真正的兵法高手,能夠利用一切因素,如山川、險阻、林澤、水火、風煙、飛禽、走獸、人間、甚至偽敗,還包括敵方主帥的性格特征,制定出最有效的戰鬥計劃,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如背水一戰就是高級將帥韓信綜合戰場形勢和敵將性格等因素對兵法理論進行的創造性發揮,真是精彩絕倫、妙不可言。在此之上,還有超級將帥,即“善之善者”。善之善者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拔人之城而非攻,毀人之國而非久”,“求之於勢,因利制權。”每一名高級將帥隻要同時具備仁義之心和政治才能就可以成為超級將帥,超級將帥和高級將帥都是不世出的絕世奇才。然而綜觀二十八將用兵,大都隻是懂得初級戰術的初級將帥,如位居大司馬的吳漢就擅長以自己的語言和行動來激發士卒的鬥志,從而戰勝強敵。隻有少數幾位達到中級將帥水平,如馮異和耿弇在擊敗赤眉和張步的戰鬥中就是運用瞭“以正合,以奇勝”的中級戰術。除此之外,就再沒有什麼高明奧妙的戰術創造瞭。因此二十八將雖然身經百戰,獲勝無數,但都是“勝於易勝者”,“人皆知其制勝之形”,所以“有勇功,無智名”。在軍事上並沒有太大的名氣。  

  二、功均

  東漢建都洛陽,氣魄宏大。洛陽是通衢大邑,無山河之固,四面受敵。因此甫一建都,二十八將們就各擋一面,四處征討。這與漢初明初形勢不同,漢初大半軍功由韓信一人所立,明初主要軍功由徐達所立,二人豐功偉績,名震寰宇。而二十八將卻是各有殊勛,功勞平均,無積功甚巨者,也就無名氣超群者。

  三、知退

  中國古代的有志之士,身處逆境之中能夠奮發向上,積極進取者大有人在,然而志得意滿、功成名就之後能夠激流勇退者卻少之又少。雲臺二十八將做到瞭這少之又少,天下太平後他們積極響應光武帝“退功臣,進文吏”的政策,身居閑職,安享太平。從此寂寂無名、默默無為。比之劉邦的“異姓王”、朱元璋的“棒上刺”,幸運很多。但比起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繼續執掌權重,聲名顯赫來,名氣自然遠遠不如瞭。

  雲臺二十八將恬淡謙退,他們在屬於自己的時代裡完成瞭自己的歷史使命,實現瞭自己的人生價值。如同天上二十八顆平凡的星星,在浩瀚的夜空中,淡淡的閃耀著屬於自己的光芒。

  此篇文章是中國合作作者原稿,未經中國的明確授權和許可,任何新聞媒體不得對該文章非法予以復制、轉載、鏈接和傳播,中國將依法追究違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