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十大奸臣排行榜 悲慘的人生結局

2016-08-11 22:35:55

  歷史上總有一些官臣總上高高在上,為瞭利益而不擇手段。當然這些官臣被稱為奸臣。他們愛財如命、富可敵國輕則禍國殃民、社會大亂。甚至陷害一國之君!不過話說奸臣一般都沒有好下場,嗎,鵝下面中國小編將為大傢盤點中國歷史十大奸臣的悲催結局。  

  中國歷史十大奸臣NO.10 害賢禍國,國破被誅:伯嚭

  伯嚭,春秋晚期人,生於楚國貴族傢庭。因躲避父難投奔吳國,在伍子胥的引薦下擔任瞭吳國的太宰(大夫),與伍子胥一起共圖國事。起初,由於他在吳國尚未站穩腳跟,與伍子胥同舟共濟,出謀劃策,為吳國出瞭不少力。但得志後,他利欲熏心,幹起瞭禍國殃民的勾當。

  公元前494年,吳國和越國交戰,越國眼看要滅亡瞭,越王勾踐派文種賄賂伯嚭,送瞭大量金錢美女。伯嚭接受瞭越國的賄賂之後,就極力慫恿吳王夫差答應瞭越國的議和請求,使越國有瞭喘息的機會。越王到瞭吳國之後,伍子胥勸吳王殺掉勾踐,以絕後患,伯嚭極力袒護勾踐,使吳王打消瞭殺掉越王的念頭。

  羽翼漸豐的伯嚭望恩負義,開始殘害伍子胥。尤其是吳王得瞭美女西施後,大動土木,修建瞭姑蘇臺,日夜與西施等美人享樂。伍子胥看出瞭越國的意圖,苦苦相勸,令吳王十分反感。公元前484年,吳王想出兵攻打齊國,伍子胥不同意,並陳述瞭利害,吳王非但不聽,卻萌生瞭要殺掉伍子胥的念頭。伯嚭落井下石,使出借刀殺人之計,想除掉伍子胥,但沒有得逞。伯嚭並不甘心,又編造謊言,陷害伍子胥,最終使伍子胥自殺而死。

  公元前482年,也就是伍子胥死後的第三年,越國趁機攻打吳國,幾乎使吳國滅亡。公元前478年,越國再次攻打吳國,吳軍大敗。公元前473年冬,越軍攻破吳都姑蘇,吳王夫差自殺。伯嚭以為自己對越國有功,竟厚顏無恥地向勾踐請功。沒想到,勾踐對他早已深惡痛絕,遂命武士將伯嚭斬首,並滅瞭他的全傢。禍國殃民的奸臣最終落瞭個可恥的下場。成為中國十大奸臣之一。

  中國歷史十大奸臣NO.9 禍國奸雄,死於非命:安祿山

  安祿山,生於公元703年,營州(今遼寧朝陽)人,本姓康,名軋犖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相傳,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禱紮犖山(突厥尊紮犖山為戰鬥之神),遂於長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應生子,故名紮犖山。

  安祿山足智多謀,天寶三年(744年),他兼任范陽節度使,權力越來越大。為瞭討好唐玄宗,安祿山積極表現自己,竟認楊貴妃為幹娘。這一年,安祿山45歲,而楊貴妃隻有29歲。天寶九年(750年),玄宗封安祿山為東平郡王,將帥封王者前所未有,安祿山開瞭先例。天寶十年(751年),安祿山兼任河東節度使,這樣,安祿山成瞭平盧、范陽(今北京)、河東(今太原)三鎮的節度使瞭,擁兵十多萬,野心也越來越大瞭。

  安祿山擁兵自重,野心勃勃,蓄謀已久要推翻唐朝取而代之。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反唐,終於爆發瞭“安史之亂”。叛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人民造成極大災難。“安史之亂”長達8年之久,中原地帶戰火連天,社會生產遭到極大破壞,成為唐朝由盛變衰的轉折點。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由於安祿山內部發生內混,安祿山被部下所殺,結束瞭罪惡的生命。

  中國歷史十大奸臣NO.8 惡貫滿盈,玩火自焚:楊國忠

  楊國忠,楊國忠本名楊釗,唐朝蒲州永樂人。唐中期權臣,奸臣。專權誤國,排擠忠良,起用奸佞,敗壞朝綱。楊貴妃同曾祖兄,張易之之甥。卒於唐玄宗天寶十五載六月。楊玉環得寵於唐玄宗之後,升任宰相,與安祿山的矛盾最終導致瞭安史之亂,與太子李亨的矛盾最終使楊國忠被殺。

  楊國忠本是一個無賴之徒,入朝之初,他與李林甫狼狽為奸,欺上壓下,排除異己,幹瞭不少壞事。後來,他又與李林甫勾心鬥角,互相爭鬥。李林甫病死後,他取而代之,成為右宰相。掌握大權之後,楊國忠專橫跋扈,任人唯親,生活腐化,欺壓群臣,沒有一人能與之抗衡。安祿山得寵後,他懷恨在心,處處與安祿山爭寵,加速瞭“安史之亂”的爆發。潼關失守後,唐玄宗南逃,當隊伍達到金城(今陜西興平)西郊的馬嵬驛時,早就對楊國忠兄妹不滿的禁軍首領陳玄禮等人發動瞭兵變,亂刀將楊國忠砍死,應驗瞭那句“玩火者自焚”的古諺。成為中國十大奸臣之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