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3:46:37
曹操東征的消息,早已傳來,陶謙正為此煩惱呢,在得知曹操的部隊數量和質量後,他開始緊張瞭,但緊張隻是緊張在心裡,他的外表沒有任何的流露,畢竟搶瞭人傢的地盤不說,還把人傢的父親給滅瞭,陶謙知道這一關是無論如何都躲不過瞭,緊張歸緊張,卻不並懼怕,在這個亂世裡,他經得多瞭,要想在英雄逐鹿中保有一席之地,腦袋必須系在褲袋上,既然曹操要來就讓他來,徐州也不是豆腐做的,他陶謙更不是豆腐做的!
陶謙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憑空就有的,而是他有所依托——徐州之地和徐州兵馬。
徐州向來都是兵傢必爭之地,其雖離中原有較遠的距離,但卻是東方之地的忠心,東近東海,南接揚州,西鄰豫、兗二州,北近青州。有漁鹽水利、良田山險絕佳的資源,攻可爭霸中原,守可保全一方。可以說,誰得瞭徐州,誰就得瞭整塊中原大地一半的主動權。
徐州境內,有五郡國:東海郡、廣陵郡、瑯琊國、彭城國、下邳國。
其中東海郡有十三縣,郯縣、襄賁、蘭陵、丞縣、陰平、戚縣、昌慮、合鄉、祝其、利城、贛榆、朐縣、厚丘,治郯縣(今山東郯城城北);廣陵郡有十二縣,廣陵、江都、輿國、堂邑、海陵、高郵、平安、東陽、淩縣、射陽、誨西、鹽瀆,治廣陵(今江蘇揚州城北);瑯琊郡有十三縣,莒縣、東安、東莞、姑幕、諸縣、東武、瑯邪、溝曲、陽都、臨沂、開陽、即丘、繒國,治開陽(今山東臨沂北戴城子);彭城國有八縣,彭城、留縣、廣戚、傅陽、武原、呂縣、梧縣、甾丘,治彭城(今江蘇徐州);下邳國有十六縣,下邳、良成、司吾、下相、取慮、僮國、夏丘、徐縣、睢陵、盱眙、高山、淮陵、東城、曲陽、淮浦、淮陰,治彭城(今江蘇徐州)。全州共計六十二縣(城)。
六十二縣(城)互為呼應,城池城墻高堅,且徐州的軍隊兵強馬壯,還有足夠的糧草作為支持,陶謙的強大並不是虛的,甚至實在到足以讓許多諸侯望而生畏,所以曹操要想東征徐州,硬碰硬根本沒勝算,要想打下徐州,必須巧妙地打,不能傷瞭自己的元氣。
不知是自己想出的,還是謀士提供的,曹操使出瞭一計。他上表在長安的皇帝,以為天下求得安寧為名(借口),建議各州郡解散大部分部隊,讓將士解甲歸田,投入到農業生產中。這樣的建議很合漢獻帝的胃口,也符合實際掌握朝廷政權的李傕等人之意,因此“罷遣甲士還親農桑”的詔書隨即發送到瞭各州郡。
當詔書到達徐州,陶謙在閱後很快回瞭一書信給皇帝,自己也以為朝廷考慮的口吻,認為當前盜寇四起,為瞭保境安民起見,不宜裁兵,表示願意約束部曲申令警備,甚至上升到“入宣德澤,躬奉職事,冀效微勞,以贖罪負”的精神高度。以陶謙一生的表現來看,這倒也是一番肺腑之言,並不是隨口說的。
在回復皇帝的書信送出後,陶謙覺得隻是單純的書面反對,恐怕不會被朝廷所接受,為瞭表現自己的確是真正正正的忠臣,提出不應裁兵這等忤逆回復並非是與朝廷唱反調,於是他調集瞭百萬斛糧谷,準備運往長安,要知道當初周瑜替孫策,向作為土豪的魯肅借糧時,區區三千斛糧谷都能讓讓周瑜魯肅成為好朋友,並且順利解決孫策軍糧緊缺的問題,而陶謙一出手就是百萬斛,可見其理政與屯田之強,以及其那一顆赤焰般的忠心。
在陶謙的上書傳到長安後,朝廷不再提起裁兵之事。
曹操的計謀被破解,隻能實打實地進攻徐州瞭。初平四年秋,曹操的大軍出動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