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3:51:06
原創作者投稿,禁止轉載。原標題:他是大秦的功臣,一貫主張嚴刑峻法,自己被屈打成招,最後下場是這樣的
秦二世登基後,寵信趙高,打壓忠臣,右丞相馮去疾、上將軍馮劫、左丞相李斯等三人由於勸誡秦二世,都成為被打擊的對象,一齊打入大牢,馮去疾、馮劫知道落在昏君和野心傢手裡,兇多吉少,為瞭不受羞辱,選擇自殺。
李斯沒有自殺,他不想死,他對胡亥這個皇二代多少還抱有特別的幻想,估摸著自己怎麼著也罪不至死。
李斯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首先自己並沒有謀反,心裡沒鬼,不怕鬼敲門,其次自己又是秦王朝開國元老,皇親國戚,刑不上大夫,你趙高能拿我咋樣;最後沙丘之變,你胡亥能夠當上皇帝,沒咱假傳聖旨,你行嗎?自己是大功臣,怎麼說也得網開一面吧。
有人說,中國古代君權與相權是互相制衡的,丞相相當於政府總理,位高權重,隻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君權越來越大,相權才開始逐漸萎縮,比如秦漢時期在秦漢時期,丞相和大臣可以坐著和皇帝說話,在唐宋時期,丞相和大臣可以站著和皇帝說話,在明清時期,大臣們隻能跪著和皇帝說話。其實這隻代表君權與相權的政治距離而已,而且是表面上的。除開極個別奸臣當道,皇帝年幼的個案,讓你坐也吧,讓你站也吧,讓你跪也罷,隻不過是走過場而已。國傢的最高權力一直都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裡,生殺予奪,全部在他一人,全部看他心情!
李斯過去是丞相,是開國元勛,是皇親國戚,而皇帝龍顏大怒,他現在什麼都不是,隻是待宰的羔羊!
胡亥決定先派趙高初審,自己最後復核定案
冤傢路窄,趙高對李斯自然不會客氣,他先向被告交代瞭監獄的政策,所謂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如果你老老實實承認謀反,死得要好看一點。
李斯自然不肯輕易就范。
老子是皇親國戚,是丞相,朝廷待我不薄,我謀什麼反?
趙高獰笑著說,你的認罪態度不好,我很不高興!
那就上點技術手段,打死你,也沒關系,報你畏罪自殺可以,報你喝水死也行。
趙高對李斯天天大刑伺候,天天搞棍棒教育,估計再打鵝卵石都得開花,李斯都能聽見自己骨頭一根根開始斷裂的聲音,他實在受不住酷刑,隻得違心承認自己有罪,為自己爭取喘息之機。
一天的嚴刑拷打終於結束瞭,李斯回到監獄裡,給胡亥寫信為自己辯護。
這是他最後的努力,最後的希望。
他天真地認為,領導興許是喝醉酒瞭,吃錯藥瞭,一時說的氣話,通過上書辯護,說不定二世哪天腦袋清醒過來,會顧及舊情,寬赦自己,那自己拍拍屁股又可以重出江湖瞭。
可是李斯哪裡知道,高官犯罪,如果是像貪污、腐敗、欺壓百姓,包二奶,三奶,不管多嚴重,都有大事化小小事化瞭,隻有一樣除外——謀逆、陰謀顛覆政府,當上反革命份子,那你就死定瞭,不要說刑不上大夫,就是手拿免死金牌,一樣拿下,照殺不誤。
此時的大秦帝國已經被趙高全面控制,李斯的申訴書自然落入瞭趙高手中,
趙高將書簡扔在地上,嘴裡吐出一大串寒氣逼人的冷笑:囚犯還有資格上書!
還想咸魚翻身,做夢吧。
趙高也知道,案情重大,胡亥還是會派人來復查此案,為瞭防止李斯翻供,節外生枝,他決定導演一出復審大戲。
他喜歡演戲,也喜歡當導演。
之後趙高派自己的親信扮成宮廷禦史、謁者、侍中分批進入監獄,說是奉領導指示提審李斯(使其客十餘輩詐為禦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斯)。
來人問:你知罪嗎?
李斯一看宮廷的人來瞭,以為遇到瞭大救星,趕緊喊冤:李斯沒罪。
你確定你沒罪?
我是冤枉的!
誰知這些復審官員臉色一變,那看你招供的是什麼,事到如今還嘴硬,狠狠地打!
李斯再次領教刑罰藝術的無窮威力!
讓人肝腸寸斷的感覺,實在受不瞭!
天下烏鴉一般黑,橫豎都是死,生的希望如此渺茫,還不如痛痛快快地認瞭。
李斯隻得承認自己所謂的“謀反罪行”。
幾撥人,如此反復折騰幾次,即使鋼鐵也能擰成麻花,李斯自然也麻木瞭。
終於有一天,宮廷來人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