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01:56
說完劉裕再來看看拓跋珪。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開,北魏開國皇帝(386年—409年在位),鮮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孫子,獻明帝拓跋寔的兒子(一說為什翼犍的兒子),太武帝拓跋燾的爺爺。15歲的拓跋燾就趁前秦滅亡、北方混亂的機會重興代國,在盛樂即位為王。他即位初年,積極擴張疆土,勵精圖治,將鮮卑政權推進封建社會,天下小康。這個拓跋珪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若是兩者相比較,誰更勝一籌?
劉裕攻必勝,守必成,幾乎百戰百勝,是智勇雙全的開國皇帝。在戰場上,他往往有出人意料的神來之筆。很難證明孰優孰劣。拓跋珪把騎兵的特長發揮到瞭極致,進攻方式層出不窮,賞心悅目,絕少死纏爛打,風格極其瀟灑。劉裕在攻防兩方面都有極品之作,往往以少勝多,他心理素質特別好,屢次在面臨絕境的情況下,非常冷靜的采取完美的應變措施。兵不厭詐在劉裕的身上得到瞭充分的體現。劉裕是狡詐,勇敢和智慧的一個完美結合體。少數民族則往往身先士卒,在對手陣營裡來回馳突。善於制造戰機,抓住對手身上出現的稍縱即逝或者不是很明顯的弱點,給對手以致命的打擊。
綜上所述,劉裕的綜合能力要高於拓跋珪之上。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者,後世人對前人的功過評說都僅是針對個人的觀點而已,無須太過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