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24:22
清朝的雍正皇帝雖在位多年,但他的嬪妃和子嗣都比較少,這在清朝的內宮制度中是非常罕見的事情。對於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人們有著各種猜測,甚至在影視劇中,人們把雍正刻畫成一個專一、癡情的“情聖"形象。但事實上,雍正作為一個勤政的皇帝,是根本不可能會重情到如此地步的。那麼,雍正子嗣稀少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歷史上的雍正
雍正是一個非常勤政的皇帝。據記載,雍正“辦事自朝至夜,刻無停息”,天下政務“無分巨細,務期綜理詳明”,親筆撰寫的朱批諭旨動輒萬言。 雍正在位13年在奏折上的批字就達1000萬字,並且寫書達500多萬字,他幾乎是夜夜批奏折到深夜,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若是他生活在現代,必定會深受老板們的喜愛。但長期這樣的熬夜,消耗自己的精力並不是一件好事情,長期的勞累、壓力,蠶食著他的健康。就算權力高度集中、政敵先後消滅,但雍正總是輕松不下來。長期的勞累導致正值壯年的雍正突發疾病病逝。據《實錄》記載: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胤禛偶感違和,仍照常聽政,並召見臣工。二十一日,病情加重,照常理政。大學士張廷玉每日進見,未嘗間斷。皇四子寶親王弘歷、皇五子和親王弘晝等,禦榻之側,朝夕奉侍。二十三日子時,進藥無效,龍馭上賓。前後三天,可算急癥。胤禛突然而死,官書不載原因。於是,胤禛死因之謎,朝野眾說紛紜。可見,雍正臨死都在忙著他的國傢大事。
雍正專一純屬瞎編
在清朝的文獻記載中,雍正很少去後宮的,除瞭偶爾去皇後及幾位妃子處外,很少召其他的嬪妃侍寢。在後宮留連時間如此少的雍正又怎麼會遇到自己喜歡的女人呢?並且,如若是真的有自己鐘情的女人又怎會不經常去陪伴她?因為雍正太忙瞭,所以娶再多的妃子放在後宮,他也沒有時間去後宮臨幸,所以就隻有那幾個入宮年份較久的嬪妃才有孩子。皇帝都不去後宮,妃子們上哪裡要子嗣去?
雍正是一個很看重權力江山的皇帝,但他並非是嫡長子,所以在登基時,人們很難信服他。從“雍正奪嫡”,是與 “太後下嫁”、“順治出傢”、“乾隆身世”並列的清初四大疑案之一就可看出。康熙兩立兩廢皇太子,儲位虛懸,給諸皇子提供瞭機會。但機會最初並不屬於雍正,其母烏雅氏早年沒有正式封號,雍正出生後即為貴妃佟佳氏領養,但不可避免地帶有自卑情緒。不過,在諸皇子的爭位活動中,康熙逐漸對雍正另眼相看,贊曰“誠孝”,並常令其代替祭祀、處理政務和宮中事務。康熙晚年更常由雍正陪同散心解悶,並鐘愛其子弘歷,即後來的乾隆帝。因為自己的皇位得來不易,也為瞭能堵住悠悠眾口,雍正沒辦法,隻好拼命幹活,裝純情,用政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使人信服他。
雍正整日狂批奏折的原因
“皇帝—宰相制”是秦漢以來中國傳統社會政治體制的基本模式,其弊端是:君相權限缺乏明確界定,皇帝既可以隨意侵犯相權,奸相權相也不時竊弄皇權,造成政治不穩定。雍正為瞭能讓自己的皇位坐穩,他設立瞭軍機處、推廣奏折制度,讓皇權的集中和加強達到瞭極致,事必親躬。這樣一來,每天要批的奏折就堆積如山瞭。每天的事情都處理不完又心系朝廷事務,連覺都不能睡好,哪有心情去談戀愛,去當“情聖”?所以,雍正的子嗣稀少的真實原因是雍正怕其權利被官員分散而用批閱奏折的方式來監控諸臣,進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尋花問柳,並非雍正是“情聖”。
以上就是對雍正子嗣稀少之原因的有關介紹,本內容源自中國(www.lishi.com)原創文章,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