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53:45
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相信大傢都不會陌生,它們的經典也帶進瞭電視屏幕上,讓我們的童年留下瞭美好的回憶。那麼四大名著有哪些?為什麼被成為四大名著?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瞭解下吧!
四大名著有哪些?
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是指《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四部中國古典小說,是漢語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這四部著作歷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場景,已經深深地影響瞭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在清朝曹雪芹寫作《紅樓夢》前,有“四大奇書”的說法,即《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但在《紅樓夢》成書後,一般以《紅樓夢》取代《金瓶梅》的位置,改稱“四大名著”。
為什麼被成為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一本長篇歷史小說,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亦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齊名。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目前尚無定論,爭論很多,也有人認為是施耐庵所作)。故事自黃巾起義起,終於西晉統一。是書陳敘百年,賅括萬事,七分真實,三分虛構。三國指的是魏、蜀、吳。小說通篇精巧敘述謀略,被譽為中國謀略全書。
《三國演義》描寫瞭大大小小的戰爭,手法多樣,讀者往往感到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被認為是波瀾起伏、跌宕跳躍,使人讀來驚心動魄。
《三國演義》和三國時期故事傳說對東亞文化形成瞭深遠的影響。中國古代有關三國的詩詞歌賦就不勝枚舉,以三國故事為內容的評書、戲劇和其他口頭文學作品曾出不窮。而且這些作品和《三國演義》的相互借鑒,傳承形成瞭獨特的類文化群。直到今日的各類三國故事劇集,漫畫,書籍還是經久不衰。《三國演義》及三國故事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至今仍隨處可見,在人們處於競爭環境或奮鬥階段,可能會以三國的場景,人物關系作為考量。其間的褒貶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但無論褒貶的結論如何,人們對三國中人文精神的認可已經根深蒂固,難說會有較大改觀。
《西遊記》
《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瞭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傢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以來,西遊記被改編成瞭各種地方戲曲,及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亞洲國傢也出現瞭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樣式眾多,數量驚人。關於西遊記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明朝的吳承恩。
《西遊記》中的許多形象,例如孫悟空、豬八戒等對於中國人來說幾乎傢喻戶曉。《西遊記》系統地反映瞭中國釋、道、儒三教合流的思想體系,將道教的天上、地獄和海洋的神仙體系與佛教的西天揉合到一起,並在同時執行“世上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的儒教思想。《西遊記》提出“皇帝輪流作,明年到我傢”的大膽言論。同時這本書中神仙體系的描繪正是作者當時生活的明朝政治社會的縮影。
《水滸傳》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內容圍繞在梁山泊稱霸的強盜。又名《忠義水滸傳》《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作於元末明初。作者歷來有爭議[1],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羅貫中做瞭一定的整理工作。書中強盜多是被官府逼至落草為寇,當中有不少本來是官員,但在中國大陸曾被歸類為農民起義小說。
《水滸傳》是到瞭明朝初年,根據《大宋宣和遺事》和《東都事略》等史籍中有關宋朝宋江等三十六人起義造反的記載的基礎上,再進行創作的。故事描寫瞭梁山一百零八將各自不同的故事,從他們一個個被逼上梁山、逐漸壯大、起義造反到最後接受招安的全過程。水滸中的一百單八將傳說是三十六個天罡星和七十二個地煞星轉世,他們講究忠和義,愛打抱不平、劫富濟貧,不滿貪官污吏,最後集結梁山,與腐化的朝廷抗爭。小說成功地塑造瞭宋江、林沖、李逵、魯智深、武松等人物的鮮明形象,也向讀者展示瞭宋代的政治與社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