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軍事史上的七大未解之謎:漢朝收編古羅馬軍團

2016-08-13 15:24:31

戰後,美國著名記者約翰·托蘭在《醜事:珍珠港的內幕》中斷言,羅斯福總統早已從被破譯的日軍無線電中得知:日軍將偷襲珍珠港。但因為當時全美國都不願意卷入歐亞戰爭中,所以羅斯福總統有意隱瞞瞭這份情報,故意讓日軍先下手,從而統一全國對日開戰的決心。日軍當年任偷襲珍珠港飛行部隊總指揮的淵田津雄在他的《襲擊珍珠港》一書中也持同樣的看法,因為“羅斯福在12月7日會見中國大使胡適時說:我有一種預感,48小時內,將會發生不妙的事件!”那麼,羅斯福總統真的把珍珠港這麼多的先進飛機、軍艦和幾千官兵的生命拿去做誘餌來“激怒”美國人民,從而使美國參戰嗎?

5、希特勒為何放走34萬英法聯軍?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對歐洲發動瞭“閃電戰”,英法聯軍在十幾天內潰不成軍,撤至法國一個叫敦刻爾克的小三角地帶。前是無邊大海,後是德國追兵,即使背水一戰,也難逃覆滅之災。但是,5月24日,希特勒居然下瞭一道誰也無法理解的命令:停止追擊。因為他的這道命令,英法聯軍贏得瞭3天的寶貴時間,得以乘船逃離敦刻爾克。希特勒為何要下令放走已成甕中之鱉的英法聯軍呢?這成為戰爭史上一大奇謎。
一種說法是:希特勒故意放走英軍,是為瞭將來能順利地與英國達成某種和談協議;另一種說法是:德軍空軍司令戈林嫉妒陸軍的戰功,說服希特勒下令陸軍停止追擊,由他指揮空軍來轟炸英法聯軍;還有一種說法是:敦刻爾克處於沼澤地,希特勒為避免陸軍坦克部隊的損失才下令放棄追擊;最後一種說法是:希特勒的賭徒心理在作祟,他害怕贏得太多、太快反而會輸,從而朝令夕改。究竟是怎麼回事,大概隻有希特勒本人清楚瞭。

6、第一顆原子彈是蘇聯研制的?

軍史界都認為,美國在1945年7月試爆的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原子彈。但是,近年來,有專傢根據解密不久的有關檔案,認為蘇聯才是第一顆原子彈的制造國。1938年,斯大林得知德國正在試制原子彈,便下令在西伯利亞荒原中設置原子彈實驗基地。1943年9月,他收到基地急電:將於9月10日在一個無人島上爆發第一顆原子彈。斯大林立即派馬林科夫率高級軍官前往。

這顆原子彈很小,隻有美國投在廣島原子彈1/10的當量。物理學傢彼德爾薩克低估瞭它的威力,在爆炸時沒有進入混凝土掩體,因而成為原子彈爆炸的第一個受害者,屍體被炸得蹤影全無。後來,蘇聯曾一度中斷研制,直到1949年才爆炸瞭一顆2萬噸TNT當量的原子彈。斯大林為何後來不再急於研制原子彈瞭?那次核爆炸前蘇聯軍方為何一直秘而不宣?是確有其事還是僅僅是一種誤傳?

7、伊拉克戰機為何飛往敵國伊朗?

1991年,海灣戰爭中出現瞭一件怪事:1月26日,先後有100多架伊拉克先進戰鬥和轟炸機紛紛飛往早先打瞭8年戰爭的敵對國——伊朗。
這一事件引起瞭各國軍方的極大興趣和種種猜測:
一說是為瞭對付共同的敵人美國,伊拉克和伊朗摒棄前嫌,簽訂秘密合作協議,允許伊拉克飛機飛往伊朗,以免遭美軍的摧毀,戰後再歸還伊拉克;
二說是薩達姆無端處死瞭兩名空軍司令,一些伊軍官兵不滿,準備發動政變,但不料東窗事發,這些空軍便紛紛駕機出逃伊朗,尋求避難;
三說是伊拉克空軍在遭到美軍沉重打擊後,極為害怕,於是臨陣脫逃,開瞭小差……事發後,伊朗方面曾經表示,將在戰後歸還所有飛機和飛行員,但後來又變卦說這些飛機將作為兩伊戰爭的賠償,不再歸還瞭。其中的內幕和奧妙,至今依然是一個不解之謎。
以上這些均是世界軍事史上的未解之謎,尤其是史前竟然發生過核戰爭,漢朝竟然收編過古羅馬軍團,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涉及到一個文明的發展,也許有一天這些謎題都將會被解開,讓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