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公司在母公司的支撐下,換瞭一個CEO,還在頑強的生存著,我時不時的都要到網站上轉一圈,我還能看到那些是我的心血,真的是無奈又無奈啊,我曾經下定決心要幹一輩子的公司,我真的非常希望他們能走出困境。
3)招募CTO,不要貪圖名氣
我想對所有招募技術人才的負責人說:
不要招募自稱擅長流程改進的純管理人才,沒有技術經驗的支撐,根本就是趙括談兵,浮沙蓋樓,這是鐵血經驗,不服氣的盡可以去招募這些人對公司進行自殺式攻擊。招募CTO,不要招募什麼海歸派、博士、大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騙人的概率在5成以上,即使是大企業的管理者,他們對技術早已經麻木,長期的鶯歌燕舞, 天下太平,對於技術的感覺已經喪失殆盡,實際上已經變成瞭寄生於龐大組織架構之上腦滿肥腸之徒,離開瞭這個環境,根本就生存不瞭多長時間。現在他們最擅長 的不是技術,反而是Relationship,對於圓滑世故、公司政治、客戶公關、開會講話、太極推手、妥協、平衡術之類的東西,已經是爐火純青。最可怕 的是已經沒有敏銳的判斷力、果敢的決策力瞭。如果你需要CTO,盡量從公司內部尋找,尋找那些正直熱血、願意公司向好、有良知的、有思想視野開闊的、追逐技術的的人。如果確實沒有,再向外撒網。崇尚大牌,一般都是自取滅亡。土生土長的好處是,實用、務實、謙虛、從水深火熱中出來,對問題的理解比較深刻,不激進,不冒進,不燒錢,不會動不動就來個翻天覆地的所謂的大變革、大手筆。
4)隻有懂技術的CTO才能處理好技術與管理的因果關系
非常諷刺的是,鄙視技術和敬畏技術的人和公司,總是一體的,總是會讓技術給搞的頭破血流,把技術和管理搞的一團糟總是同時出現的:
我經常給中小企業做技術咨詢,我發現很多傳統企業的老板,把自己幾百萬元的傢底投向IT時,被組建的IT團隊哄的團團轉,最後血本無歸。很多的外資企業很有錢,但公司內的IT項目,每年的預算達千萬,但卻很少成功,全流向瞭外包公司的腰包,不要說國企存在亂花錢上項目,花瞭很多錢上瞭 後沒人用,外企業一樣,做好的項目歷經磨難上線後沒有人用的現象,層出不窮。像HP、索尼之類的跨國企業內,遺留項目多如牛毛。HP曾經新上任的CIO, 曾經大刀闊斧的砍掉遺留系統,也沒見出什麼人命,這其實就是生態鏈,沒有用戶需求的肆虐,就沒有外包的蓬勃發展。由於技術混亂造成的管理成本,遠遠大於市場上拿到一個新單所帶來的收益。很多老板隻知道從辦公耗材、衛生紙的節省上來降低運營成本,卻永遠都意識不到技術改進,所帶來的增效減員、成本降低的威力所在。在IT當中,最大的投 入、最大的成本就是人。企業運營的第一目的就是為瞭Productivity, 而提高Productivity,首當其中就是改進人,改進人對技術理解的思想意識。推崇管理的人,竭力想擺脫對技術的依賴,結果卻發現,認為懂技術,就一定不懂管理,懂管理,可以不要技術的思想是多麼的Stupid.
想正確的處理好管理和技術的因果關系的有識之人,都可以研究外包公司的運營狀況,以他們做案例,我曾在一傢外企做架構師、咨詢師、BA的工作,負責對外包企業發包。全流程的跟蹤項目,使我近距離的接觸到瞭外包企業,我發現:
需要技術卻非常蔑視技術的技術公司,是外包公司技術人員不喜歡技術,自輕自賤,自己看不起自己的現象最嚴重的也是外包公司最崇尚流程管理、流程制度最多最嚴酷的而管理最混亂、最齷齪的也是外包公司,每年人才流動率最高的也是外包公司,外包公司中流動人才中站絕大多是的是技術人才。外包公司中絕大多數的工程師的夢想是做管理職位的PM。最後的結果是,外包公司中最有技術含量的職位,CTO、BA、QA、Achitect、TL,是技術上很平庸、對技術理解很膚淺的人。有諷刺、有矛盾意味的是,外包公司的高級技術職務,給的薪資很高,一兩萬都是正常的,遠高於傳統軟件公司中貨真價實的技術人才的薪資。
5) 好的CTO有識別人才的能力
很多人曾經雄心壯志的說,有一天我有一個好的Idea, 然後驅動一批人,去實現這個Idea, 事實上VC那裡,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項目,都號稱有一個很好的Idea, 現在隻缺錢,別的什麼都不缺。
事實上錯的離譜,VC考察的不僅僅是你的項目,還要考察你的團隊。正確邏輯的應當反過來,Idea不缺,錢也不缺,缺的是人才,你有一個好的Idea, 你有沒有能力、有眼光、有判斷力去找到人呢,即便你找到瞭,你也不想一想,你憑什麼認為他是個高端的人才,那些高端的人才為什麼要到你的小廟裡來,你有這 個判斷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