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19:39
“燕子去瞭,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瞭,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瞭,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 偷瞭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瞭罷:現在又到瞭哪裡呢?”朱自清的這篇《匆匆》,相信大傢都耳熟能詳。古往今來,人同此心,為什麼我 們的時光如此匆匆流逝?
每個夜晚入眠前,你是不是都會感嘆,怎麼一天又過去瞭?每次回首往事,你是不是也會後悔光陰的虛度?每個人一天都隻有24小時,為什麼有的人24小 時過去瞭沒有做成任何事,而有的人24小時卻收獲頗豐?這就跟時間管理密切相關瞭,生活中不乏管理時間的高人,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方法,分享他們的智慧, 整理出自己的規律。
1. 時間管理的目的:
首先,我認為時間管理的目的,不是用來管理你的時間,不是把時間做分割,什麼時候做什麼事。而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時間,用最有效的方法來達成我們的目標或使命”。
2. 時間管理的不同思路:
在課堂上,我常喜歡用一個故事來解釋時間管理: 我喜歡拿一個開口瓶,首先,我放下許多的大塊石頭,把它裝滿,問同學們說,滿瞭沒?他們會說:滿瞭;我再拿一些小石頭往裡頭塞,搖一搖,就融入瞭,我問他 們說,滿瞭沒?同學們這次心有所悟,會說,還沒;然後,我會塞進許多的沙子,最後,我倒進水直到全滿。
我們的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先做大事,然後,中點的事,然後,還有許多零碎時間,可以靈活應用,處理緊急的事或隨時給人一臂之力。
但 是如果我們顛倒次序,或者沒有規劃,則達不到這效果;比如說,我們花瞭很多時間在一些小事上,那就沒太多時間處理大事或重要的事瞭,或者當我們想做大事 時,已沒有體力或精力瞭,雖有心,但沒果效。我們會覺得一直很忙,但沒進展,心理不是很有成就感,不開心,甚至於感覺很煩很悶,有壓力。
3. 什麼是大事,中事,小事?
和自己相關,對自己重要的是就是大事, 那怎麼決定呢? 這要由自己的使命感,價值觀,遠景,興趣和熱情談起。什麼是使命感?就是對一“高層次”的事有感覺,有感動,有熱情,願為它奉獻上自己的精神及生命,不計 報酬,成為你生命的目標,它是生命最高意義的追尋和滿足,它可能是“為貧窮的人服務”,“參與開發大西北”,“建立中國的計算機行業”,“讓中國人站起 來”……等等。
它也可能是因著外在環境機會或需要,對自己有感動,而願參與、付出,讓這社會因你的付出參與而更美麗,這是“遠景”。但這會和你的 興趣及價值觀捆綁在一起;要問什麼是“有價值”的事?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你有趣而想做的事?你如何在“金錢”,“傢庭”,“權力”,“名位”, “客戶價值”,“環保”,“社會責任”…等等做一個評估,選擇優先次序及重要性?如此,你才能夠決定什麼對你是大事。
與自己使命感,價值觀,願景沖突的事都不再是重要的事瞭。沒有對或錯,是一種個人的選擇。這是每一個人的心理羅盤,指北針,心中有羅盤的人不會後悔,也不會走錯方向。
4. 一些思考的工具
我想介紹兩個工具給大傢參考;
一個是 IBM 用的GROW 模型,一個是我創建的 ACE 教練模型。
GROW 代表 Goal(目標), Reality(現狀), Options(選項), Will(行動意志力);我們要設定自己的長期目標,短期目標,(我有另一文章談目標設定,在這兒不談),我目前狀況,要達成目標,我有哪些資源,哪些選 擇?我願付上代價嗎?我的決心和意志力夠抵擋誘惑及困難嗎?這也是一般人談6D 模型,Discovery (發現自我), Dream(夢想), Determination(決定), Definition(評估差距), Development(發展能力), Delivery(達成目標).
第二個工具是我創建的ACE 教練模式;Awareness(自我認知), Choice(自我選擇), Exploration(自我實踐),每件大事都要經過 ACE 流程,自我認知,做決定,往前行;再回頭檢討……等。讓它成為你生命的習慣。
5. 平衡表:
有三個大平衡點要抓準:
第一是你和自己,傢人,工作,朋友間的平衡及成長。
第二是你在“有意義的活動(如思考,親子時間)”,“必須的活動”(如開車,吃飯,睡覺)及休閑時間的平衡。
第三是對成長的追求,ASK (Attitude 軟實力, Skill 技能, Knowledge 知識)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