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25:45
“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是一位朋友的口頭禪。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因此他被朋友們稱為“難不倒”。
他住在一套比較老舊的房子裡,由於設計的不合理,廚房下水管老是被堵塞,每次疏通都花費瞭很大力氣,但過不瞭幾天又被堵住瞭。
他要動動腦子瞭。他像研究精密儀器一樣認真觀察起這個洗碗池來,結果發現堵塞下水管的罪魁禍首就是洗碗、洗菜的殘渣碎片。找到瞭病灶,他就找來一個廢棄的塑料菜籃,裁剪成適當大小,放在洗碗池出水管的下方,截住洗碗洗菜的殘渣碎片,從此,下水管再也沒有被堵塞過。
這就是方法,也就是處理具體事務的能力。看似簡單動作的背後,起支配作用的就是思維方式:找到病灶,然後對癥下藥。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有很多種方法,譬如改裝下水管、改造洗碗池,等等,但他用最省力也最省錢的方案解決瞭難題,這就是能力在發揮作用。
類似靈機一動的例子,在這位朋友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案例簡直就是奇特的創意。在他看來,知識都是死的,靈活地運用知識,才是最重要的。他藐視權威,重視“靈機一動”,這讓他顯得處處與眾不同。
用成本最低的辦法解決復雜的問題,這就是能力。從職業角度來看,這就是職業素質。
另外一位朋友中學沒有上完就輟學瞭,迫於生計,托人進瞭一傢造船廠,拜師學習船體設計。船體是很復雜的曲線多面體,設計需要懂得三維空間,但他數學成績一直不好,不懂得三維空間,因此第一關就卡殼瞭。
他也是一個從小就喜歡動腦筋的人,也相信方法比知識更重要。不懂沒有關系,動動腦子興許就有辦法。他到造船車間去觀察,觀察得久瞭,他慢慢發現船體的形 狀很像蘿卜!既然像個蘿卜,那就有辦法瞭,他到菜市場買瞭幾個大白蘿卜回來,從橫向、縱向、平面三個方向把蘿卜切開,於是他就看到瞭船體真實的三維空間!
他用這個土辦法解決瞭三維空間認識的難題,也許在其他精通數學的人看來,他這個土辦法的確很笨,但我認為他是最聰明的人,因為他懂得用最簡單的辦法去解決難題。
他後來成瞭造船業的富豪。他能成為富豪,完全就得益於“方法比知識更重要”的信條,相信這個信條的人,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當他覺得自己應當成為一個富豪時,他就會認真琢磨成為富豪的最有效最省力的途徑。
還有一位朋友,也是一個喜歡動腦子的人,我每次想起他都會很感動。
他每次解決生活中的小難題都要把他的孩子叫到身邊,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是怎麼回事,癥結在哪裡,然後他就讓孩子看著他怎樣去用簡單的方法解決掉這個難題。每次做完後他都要拍拍孩子的腦袋:“孩子,記住,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方法永遠比知識重要。”
孩子遇到什麼難題向他求援,他不會輕易提供幫助,而是對孩子說,你是最聰明的孩子,自己想辦法。孩子努力瞭半天還是沒能解決,很泄氣,他就鼓勵孩子:任何事情都有辦法解決,一定是你的方法不對,繼續努力吧。
在他的鼓勵下,孩子終於找到瞭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就高高興興地對孩子說:“你看看,沒有問題能難倒你!”
通過這種方式,他讓孩子從小就具備瞭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還真沒有幹不瞭的事情。
如果中國的傢長能有一半像他這樣教育孩子,讓孩子從小習慣遇到問題就動腦子,我堅信中國就沒有解決不瞭的問題。
我周圍的很多朋友老是抱怨老婆不會做飯不會洗衣服,不懂得與傢人和睦相處。做飯、洗衣服、與人和睦相處,這應當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這些朋友的妻子卻不會,這就不是小問題瞭。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怎麼去做復雜的事情?
這些朋友的妻子大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有的還是博士、教授,但她們不會做飯,不會洗衣服,不會與人相處,朋友們無可奈何地說:“她們在生活上簡直就是白癡!”
你也許會說,我是博士,我有很多很多專業知識,不屑洗衣做飯這樣簡單的事情。其實,要把這些看上去很簡單的事情做好並不容易,如果真那麼簡單,廚師就不用考級瞭。處理看上去很簡單的事務,同樣需要各種各樣的方法,需要動腦子、動手的良好習慣,否則是無法做好的。
知識的多少與處理具體事務能力的強弱並沒有必然的聯系。有位朋友開瞭傢大公司,由於公司實施瞭一些不好的管理制度,導致大多數員工不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公司面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