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6 23:37:14
如果你用這種方法來學習,你可以更早的構建知識的連結點。而不是等到你有點印象之後才開始將知識關聯起來,你可以在探索中立馬開始。這樣可以減少你的記憶量,幫助你更快的學習。
什麼時候記憶是必需的?
就如所有規則一樣,關聯知識,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精通。當你必須去記憶大量的知識,但它們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在這種時候,死記硬背是最好的方式。人 類的大腦是一個「意義產生機」,通過學習構建知識連結的方式,來關閉這個功能。所以當你要學習大量、豐富而缺乏邏輯關系的知識的時候,你可能難以將知識關 聯起來。
我猶豫著要不要說這個,但是,因為95%的知識並不是無意義的,否則你根本就不用去學習。有一種模式,如果你將你的時間投入其中,那將增大在腦袋裡保留的機會。
來源:Yibie——譯文:如何在不記憶的情況下學習
Yibie言:“這篇文章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英文博客寫的,叫Think Simple Now,原文的標題是《How to Learn Without Memorizing》,原作者為Scott Young。”
我的頭腦,不是一個文件櫃,而是一個知識脈絡!
學習創建你正在學習的知識之間的聯系是一種更自然的方式,
且它不像大多數的記憶任務那樣痛苦無聊。
你能以多種方式來創新的學習:
1. 通過發現事物相關聯之處
2. 通過圖解
3. 通過兩個(有關聯)知識的差異
例子:
*孔子與蘇格拉底同時誕生,但生活在古代的中國
*分期付款就像是支付貸款的資產的一個版本,除瞭它不需要支付利息
*加速度與重力相似,但它沒有方向
知識之間的關系不需要那麼明確。
知識與知識間連結的精度就,不比,知識連結本身重要。
4. 通過形象思維(幻化實體)
5. 你能將之解釋給5歲的小孩聽嗎?(簡化:明白易懂)
6. 童心創造力與大學課程相會(童心創造力:沒有約束)
不要放棄你的批判性思維,要不斷的提高它
7. 在小組中學習
自我教育的 70% 原則
就算我漏掉瞭30%的信息,但我能更迅速的回想起來。
*熟悉一個方程到70%的程度,然後去運用。
*學習一個哲學命題到70%的程度,然後嘗試去解釋其中的辯論。
*明白一個管理理論到70%的程度,然後閱覽它的應用情況。
*記下一個新語言中的70%的單詞,然後在對話中練習它。
它可以更早的構建知識的連結點。
什麼時候記憶是必需的?
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的大量的知識
最後一段自掌自嘴,學習前提,還得大量記憶,方法收錄,標題無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