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29:27
第四種,經常出現在字典上的問題,值得特別拿出來一談。大陸的詞典有過一個「王同億現象」,許多詞條的解釋一看就知道不通。最有名的例子是,把「不破不立」,解釋成「公安機關受理的刑事案件,能偵破的,就立案,不能偵破的,就不立案」。
字典裡面,麻煩的還有一種面目模糊的字典。看來四平八穩的,生字、解釋、例句,無一不全,和別的字典對照起來,也沒有什麼差別。但問題也就在這裡。和別人沒什麼差別的解釋及例句,本身就沒有特色,甚至可能顯示來源根本就有問題。
所以,對付這一類問題,你一定要有一些check point,當「查哨」用的字。有幾個查哨用的字,打開一本字典,看看這些條目底下的解釋與例句你滿不滿意,有沒有在別的地方看過,比較可以判斷。
蔬果閱讀由於是解釋字詞在不同時間裡的意義與使用方法,因此不斷更新是極重要的。很久沒有修訂的字典,不會是好字典。同理,你買瞭再好的字典,放在傢裡卻多年隻用那一本,這也就成瞭一種要小心的書。
至於甜食閱讀,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它是否讓你轉換瞭心情。所以,也非常好檢查,隻要隨意翻翻,感覺一下這本書是否和你來電,也就夠瞭。來電,就是你值得花那個時間讀下去;不來電,則別人怎麼推薦也不必理它。
以上怎麼檢查的方法,請參閱“諸葛亮、陶淵明、朱熹、蘇東坡是怎麼讀書的”一文。
《死前要做的99件事》及類似作品
幾年前,有一本書,叫作《死前要做的99件事》,暢銷瞭一陣。有一天我好奇,去書店翻閱,因為看不太出來作者是何許人,翻久瞭一點,結果發現書中有三篇文章是直接把我寫的《工作DNA》中的內容,一字不改地搬瞭過去。
我寫信去給那傢出版社。他們說是該書是大陸編的,由大陸授權過來出版,所以他們不知情。出版社給我道歉後,說是把該三篇文章抽掉,另以「修訂版」上市。由於他們說那個「賴純美」是大陸作者,我也難以查證,也就沒多加追究。
其實,我有點好奇,這99件事中既然有3件是抄我的文章,可不可能還有別的文章也有類似的問題。
所以,如果像是《xx前要做的xx件事》這種書名引起你的好奇而購買,我要提醒的是,除非這種書的作者講得出來是什麼人,否則隻是用一些文字組合的姓名當作者,則東拚西湊的可能太大,必須小心註意。
來源:郝明義-不值得付出那麼多時間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