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急救小常識

2016-08-17 23:36:29

心跳呼吸全無(心肺復蘇)

呼吸和心跳停止後,大腦很快會出現缺氧,4分鐘內將有一半的腦細胞受損。超過5體分鐘再施行心肺復蘇,隻有1/4的人可能救活。

實施心肺復蘇時,首先用拳頭有節奏地用力叩擊患者前胸左乳頭內側的心臟部位2~3次,拳頭抬起時,離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擊的力量。若脈搏仍未 恢復搏動,應立即連續做4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再做胸外心臟按壓。一人施行心肺復蘇時,每做15次心臟按壓,再做次人工呼吸。兩人合作進行心肺復蘇時, 先連做4次人工呼吸,隨後,一人連續做5次心臟按壓後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

煤氣中毒

當發現有煤氣泄漏時,正確的做法是立即關閉煤氣,開窗透氣。搶救者在進入溢滿煤氣的房間前,應先吸足一口氣,然後用濕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防自己中 毒。在煤氣沒有散盡前,不要開燈、按電鈴、打電話或使用打火機、火柴等,以免引發爆炸。然後,將中毒者移到通風的地方,松開中毒者的衣領、褲帶。觀察其意 識、心跳和呼吸情況。如已沒有心跳和呼吸,立刻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如還有心跳、呼吸,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送醫院進行高壓氧治療,以免留下後遺癥。

溺水

救護溺水者時,必須用救生圈、球或木板等,除專職救生員外,即使會遊泳的人,也不要徒手接近溺水者。溺水者獲救後,應立即檢查其呼吸、心跳。如呼吸停 止,應馬上做人工呼吸,先口對口連續吹入4口氣,在5秒鐘內觀察其有無恢復自主呼吸,如無反應,應接著做人工呼吸,直至其恢復自主呼吸。如溺水者呼吸、心 跳全無,應立即實施心肺復蘇。如溺水者喝入大量的水,可在其意識清醒時,用膝蓋抵住其背部,一手托住上腹部,另一手扒開其口讓其吐水,或救護者單腿跪地, 讓溺水者臉朝下伏於膝蓋上吐水。

氣道異物(手捏喉嚨,面容窘迫、恐懼等是氣道異物的典型癥狀)

自救:

①用力咳嗽法。先吸一口氣,然後用足力氣咳嗽,有時就可把異物從氣道內咳出。

②腹部手拳沖擊法。將右手拇指關節突出點頂住上腹部,相當於劍突與臍之間腹中線部位,左手緊握右手,然後用力向內作4~6次連續快速沖擊。

互救:

搶救者站在患者側後位,一手放置於患者胸部,另一手掌根部對準患者肩胛區脊柱上,用力給予連續4~6次急促拍擊。

嬰幼兒急救:

讓患兒騎跨並俯臥於急救者前臂上,頭要低於軀幹,並將其胳膊放在自己大腿上,用另一手掌根部用力叩擊患兒的肩胛區4~6次。

頸椎損傷

如果懷疑傷員頸椎有損傷,應平抬傷員至擔架上,專人牽引、固定其頭部,並上頸托。一時無頸托時,應在傷員的頸部兩側各放一隻沙袋或衣物,以防頭部扭轉或屈曲導致頸椎損傷加重。

脊柱骨折

應由3~4人在同一側同時托住傷員的頭、肩、臀和下肢,把傷員平托起來,平臥在木板上,並用繃帶加以固定。傷者最好取俯臥位,並在胸腹部放一軟枕。嚴禁采用“搬頭搬腳”的抬抱方式移動或搬運傷者,也禁用普通的軟擔架搬運。

頭部撞傷

若傷員傷勢較重,已昏迷,搶救者應立即清除其口腔內的嘔吐物和血塊,將其頭轉向一側,牽拉出舌頭,以防窒息。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時,切勿用棉球、紗佈或其他物品堵塞。

需要提醒的是,有時候,人不慎摔倒,枕部著地,表面看來局部無任何皮損,但顱底卻已發生骨折。傷者發生顱底骨折後,很快會因顱內出血而出現呼吸困難、惡心嘔吐、昏迷等嚴重癥狀。因此,當頭部被擊,伴惡心、嘔吐、耳鼻腔出血時,應立即就醫。

觸電

當發現有人觸電時,盡快找到電閘,切斷電源是當務之急。如果暫時找不到電源,可就近找一樣絕緣的東西,如木棍或塑料管子,挑開觸電者與電源的接觸,然後 檢查觸電者的反應。如果發現其已經沒有瞭心跳和呼吸,應立即就地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同時讓別人撥打急救電話。

此外,當意外發生時,如果身邊沒有醫用急救物品,就會錯失急救的良機。其實,隻要開動腦筋,完全可以因地制宜。這裡教你幾招,到時不妨一試。

1、長筒襪:可在應急處理時作繃帶用。

2、領帶:在骨折時,可固定夾板或當止血帶用。

3、幹凈浴巾:可作三角巾或厚敷料用。

4、手帕、手巾:用電熨鬥充分熨燙或在濕的情況下用微波爐高火消毒,可作消毒敷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