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失敗的10個教訓

2016-08-18 23:15:32

有一個隱喻,我很喜歡:如果允許一個新手一次走兩步,那麼他就可以擊敗象棋大師。(A chess novice can defeat a master if moving twice each round.)

快速的開發通常會增加軟件的錯誤和不穩定性,如果你是完美主義者,你會感到被冒犯瞭。但是,我同意Reid Hoffman的說法,那就是當網站的第一個版本發佈的時候,如果你看著它不感到難為情,那就說明你用來開發的時間太多瞭。(If you review your first site version and don’t feel embarrassment, you spent too much time on it.)

有一個例外,如果你的產品是用來完成某項特定任務的,那麼上面的說法就不成立瞭。比如,ebay的購物功能和twitter的發消息功能,必須保持穩定易用。這種功能的開發緩慢,恰恰是因為有大量用戶使用它,所以不能急於求成。你必須把這個功能做對。

(【感想】這就是Paul Graham說的,創業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盡快拿出產品原型,不管它有多蹩腳,隻要能用就行,然後讓市場決定未來的開發方向。)

4. 珍惜每一分鐘

Set a dollar value on your time.

我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喜歡找便宜貨,因此經常同別人砍價。為瞭把無線上網的賬單降低100美元,我可以花上3個小時去談判。我的錯誤在於忽略瞭時間的價值。相對於我們獲得的投資,這樣使用時間簡直太不值得瞭。

時間比錢重要,因為你沒法掙來更多的時間。(Time is arguably more valuable than money because you can’t raise more time.)

(【感謝】我太喜歡上面這句話瞭。很多人的失敗,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而是因為他無法有效地管理時間。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一定要時刻鞭策自己提高效率啊。)

5. 營銷很重要

Marketing requires constant expertise.

PlayCafe最主要的失敗原因,在於銷售。其他方面的工作,我們其實做得都不差,就是銷售不行,始終無法吸引到足夠的訪問者。我後來意識到,營銷不是一個新手在業餘時間,自己就能琢磨出來的,而是需要資深的、有經驗的專業人員。

互聯網是一個超級飽和的領域,成功的營銷能夠創造和吸引“差別性的需求”,這對於業餘人員,實在是有點太難瞭。下一次,我們會多募集一些資金,盡早雇傭一個營銷專傢。

例外的情況是產品本身非常打動人心,用戶從內心裡認同你、擁護你。這時不用你去做營銷,用戶就會主動幫你宣傳,拉來新的訪問者。但是,即使是這樣的產品,營銷也能加速它的成長。

(【感想】我覺得這一條少瞭一個前提,Mark沒有明確指出,產品是第一位的,營銷是第二位的。因為如果你的產品不行,再高明的營銷也沒用的。)

下面的圖片是2008年4月,美國學生Rachel興奮地展示,她參與playcafe.com的網上遊戲,所獲得的獎品——一臺iPod播放器。

一個月後,playcafe.com就宣佈,由每天播放兩集遊戲節目,改為每周播放一集。

半年後,它最終宣佈停止制作新節目,並於2009年4月徹底關閉網站。

====================

6. 精確估計發展用戶的成本

Control and calculate your user acquisition costs.

網站開張的初期,我們的想法很天真,覺得就是拍攝一些好玩的視頻,組織有趣的遊戲,搞一些吸引人的獎品,這樣就能把網站推廣出去。

這種想法不能算錯,但是最佳的營銷策略必須是精確的和可控的,而不能是如此粗糙和充滿變數的。如果你知道發展一個新用戶的成本,你就知道瞭你需要多少資金和收入,你就能控制整個流程,就能用數學公式代替猜測和臆斷。

Google的AdWords關鍵詞工具,是一個很不錯的起點。它會告訴你,每一個搜索的次數和流量估計。你可以針對某個特定的搜索投放廣告。理想的投放對象,是每月搜索次數10000次以上,已售出的競價廣告位不超過3個,並且與你的網站有很強相關性的搜索詞。

比如,“game TV shows”每月有12000次搜索,已售出的競價廣告位是7個,而“2008 game show”每月有14800次搜索,售出的廣告位僅有1個。這兩種搜索的相關性,差不多是相等的,因此後者是更好的選擇,使你可以更便宜地獲得訪問者。你 的第一批訪問者通常是最昂貴的,每個需要10-20美元的發展成本,以後隨著網站品牌的成長和口碑效應,發展用戶的成本就會降下來。

我們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將太多的錢投在公關公司、網頁廣告和傳統媒體的廣告之上。有一次,我們花瞭5000美元,請瞭一個推廣專傢,到頭來卻沒有什麼效果,此人聲稱還需要5000美元才會見效。……以後,我會盡量隻把錢投在有精確數據作為依據的營銷方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