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面對貧窮

2016-08-18 23:16:13

這樣說說當然是不夠的,還要不停地把真實的生活展示給女兒看。在我們前後左右,有不少和女兒差不多大但身心發育有問題的富人孩子。幫助女兒觀察他 們,看看他們有什麼,自己有什麼,是很有教育意義的事情。一次我們去位朋友傢。那是一個有四百多平方米的豪宅。女兒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房子,一進門吃驚 得嘴都有點張開瞭。主人是個事業成功的生意人,招待很殷勤,傢裡也有位和女兒同齡的女孩兒。不過我們很快發現,主人把女兒介紹給自己的女兒、讓兩個孩子去 玩兒後,心思全在招待客人上,兩個小時居然不管孩子。後來我不放心,到孩子的屋裡一看才知道,主人傢的女兒在那裡聚精會神地玩兒電子遊戲,並拉著我們的女 兒一起玩,我們的女兒則全無興趣。再仔細觀察,那傢裡兒童書籍和玩具非常少,乃至女兒無聊時找本書看都沒有。後來我們在回傢的路上問女兒:“喜歡你的新朋 友嗎?”她淡淡地說:“Ok。”我再追問:“OK是什麼意思?她有意思嗎?”女兒搖搖頭。“為什麼?”女兒這才告訴我們:那孩子除瞭電子遊戲和電視,什麼 都不懂。許多自己看的書她都沒有看過,談不出任何有意思的事情。再過幾天,她媽媽在談起相關的事情時再問她:“你喜歡住那樣的大房子、過那個孩子的那種日 子嗎?”女兒堅決地搖頭:“絕不!”於是我們告訴她:看看,錢不是一切。你可以沒有什麼錢但很富有;也可以很有錢而很窮困,就象那個孩子一樣。

在本書的另一篇文章中,我還講到女兒的一位同班同學傑克。那孩子傢裡很富,有幾棟房子,平時帶著手機,有事情就打電話給父母。女兒一個月一美元的零 花錢,都存到銀行裡;他則一個星期就一百多塊,如月花光,經常到自動售貨機上買東西吃。這個孩子的父母,一天到晚忙著自己的房地產生意,電話打個不停,把 孩子放在一邊玩電子遊戲,乃至他的閱讀水平還不趕不上女兒兩年前的程度。因為學習差、能力低,在班裡也不很人氣,很少有朋友。女兒一直對他非常同情,兩人 反而變得挺要好。這個男孩子其實非常懂禮貌,待人很好。這也是女兒喜歡他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直鼓勵女兒幫助她。所以,在女兒的眼中,他不僅不“ 富”,而且一直是個弱者。喜歡為未來操心的女兒有時還替傑克發愁:他長大會找不到工作的,會窮的。

這一系列的經歷,也許多少說明瞭為什麼我們還住在很便宜的房子裡、女兒卻一直很有信心的原因。即使如此,我還是要打預防針式地和她討論貧富的問題。 比如,當聽瞭她告訴小朋友自己屬於偏窮的傢庭時,我為她的坦然而高興。不過,有些現實,大人不提醒,孩子未必能註意到。因此那天在哄她睡覺時我還是問 她:“你真覺得咱們傢很窮嗎?你看看:你學芭蕾、學鋼琴、學中文… 有多少孩子象你學這麼多東西時?”她馬上恍然大悟,告訴我她比她班上的大部分同學課外學的東西都多,她其實很富有,而即使從物質上論,這些也都是要花錢 的。我又問她:“你願意放棄這些課,省下錢來象別的同學傢那樣買個大房子嗎?”她馬上說不願意。最近,我們確實在考慮買房子的事情,全傢還一起出去看過房 子,不停地討論學區、價格、地點等等問題。這時女兒特地插進來向我們強調:她寧願住個小房子,可以省下錢來學芭蕾和鋼琴。可見,教育和錢財對她來說都是財 富。但她知道在這些不同的財富中作出選擇。

女兒在八歲時為什麼就能這麼自覺地重視自己的教育呢?一大原因在於我們不斷教育她:物質上的貧富都是暫時的,關鍵要看你自己的素質。而這種素質,又 是通過教育獲得的。當年我們從紐黑文的小閣樓搬到波士頓近郊的一套兩臥的連體式房子中,對女兒震動很大。新居雖然屬於當地最便宜的檔次,畢竟有兩層。那年 她五歲,興奮得跑上跑下,嘴裡不停地說:“好夢成真!”她媽媽馬上不失時機地教育她:“看看,爸爸工作很努力,受瞭良好的教育,掙來瞭錢,所以我們都可以 住好一些。”在未來一兩年(大概是她十歲左右的時候),我們恐怕會買房,居住條件又會有明顯改善。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教育她:“我們能買房子瞭。因為爸爸工 作很努力。努力總會有結果的。”這樣,她小小年紀就看到一個努力的人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改善自己和傢庭的狀況。這種“人生實況轉播”,也是富人傢不可能作到 的。一天,她練瞭一個小時的琴。晚上我擁抱她道晚安時說:“寶寶,你今天練琴很努力,爸爸很為你驕傲。謝謝你給爸爸當這麼好的女兒!”她親吻我的臉說:“ 爸爸,我也很為你驕傲!”我馬上問:“你為爸爸驕傲什麼?”她看看我說:“你也很努力,給傢裡掙瞭錢回來,讓我們過這麼好的日子。”看來,她對所有的一切 很珍惜。現在她非常自律、用功,對未來非常有信心。這也都和我們在窮中發現的財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