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網站容易被發現

2016-08-18 23:26:55

作者:千志鳥

第一次見到《Web標準和SEO應用實踐》是在我們UCD書友會《設計溝通十器》新書發佈現場,機械工業出版社的朋友還帶瞭很多相關新書過來,當時本書中文譯者李清也在場。

Peter Morville在04年總結的User Experience Design中就涉及到Findable,我大概能想到些實際應用。但當真正去查找web-based findable相關技術資料做總結時,發現少的可憐,唯一亮點就是Aarron Walter寫的這本《Building Findable Website》。

其實本書中文名翻譯僅僅用瞭原版書名的副標題,web standards, seo, and beyond.我想隻是作者用來對Findable的補充,現在標題可能會給書留下名不符其實的傳播隱患。準確的Building Findable Website可以叫《構建良好可發現性網站》,或者通俗點用本網志標題也可以。

我的理解,SEF(Search Engine Friendly)與實現用戶友好的可發現性、可訪問性有交集,其中已包括W3C標準。隻不過SEF在搜索引擎角度考慮問題,基本與書中理念相吻合。此書主要貢獻,在於分別從標記語言、服務器、內容、導航、搜索等角度,做瞭較深入總結,所舉blog例子也比較實用。涉及范疇基本可參考最後總結,有刪減:

Level 1

    創建填補空白,與用戶相關的精美原創內容;研究目標關鍵字,並放置在標記內的戰略位置(關鍵字密度不應超過7個百分點);使用語義的、標準兼容的代碼;滿足易訪問性指南,以確保內容對搜索引擎是易讀的;建立可預測、搜索引擎友好的URL;如果可能,建立站內鏈接,並在其他網站上宣傳你的網站;發佈robots.txt和sitemap.xml,然後將sitemap.xml通知給各大搜索引擎;創建定制的404頁,使用戶能夠返回;建立HTML網站地圖頁面,來幫助用戶和搜索引擎瀏覽網站;確保JavaScript以及Flash內容不會阻止搜索引擎索引;堅持分析成功和失敗的流量;

Level 2

    給網站添加本地搜索引擎;用微格式使得如活動和聯絡方式等內容易於攜帶;創建博客,有新內容通知主要的ping服務;可能的話,用RSS聚合內容;促進內容的病毒式交流;優化網站性能,使其有效的索引;

Level 3

    建立和利用郵件列表;考慮通過Google的AdWords活動來吸引即時的流量;通過線下媒體廣告來推廣你的網站;

相對來說,我喜歡這樣的行文,不是那種宏篇巨著論述一句話的風格。我認為讀書最好狀態是互相切磋,拿自己總結與作者總結互相對比取長補短。而不是一窮二白的“接受”所述內容,別人說什麼你就同意什麼,沒有自己見解,也沒有自己思考。

有些書的內容其實是模棱兩可,比如講概念肯定都希望自己創新的概念被拔高,但實際上這個概念僅僅是系統知識框架中的一小點而已。如果讀者沒有實踐和研究積累去讀書,很容易被片面知識蒙蔽更寬的視野。比如本書也不免俗的在開頭就畫瞭大大的概念圖,來傳達Findable有多麼重要和高深,懂的人不看也自然懂,不懂的人看瞭更不懂。

客觀評價,本書聚焦在Findable概念范疇之內是本難得的好書,前提是讀者必須深刻認識什麼叫Findable。豆瓣上就有被標題誤導的朋友說“如果是為瞭學習seo的話別買這本書”,雖然沒有涉及任何SE的Optimization內容,但所總結SE的Friendly都具有良好可操作性,何況很多同行根本連SEO和SEF都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