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18:18:13
去年以來,很多人問,國際金融炒傢到底有多厲害?於是,我就開始研究國際金融炒傢如何操縱市場瞭。研究完之後,不由得一拍大腿:這些人太厲害瞭!太高瞭!
操縱市場價格
他們開始違反供需原理的操縱,他們首先挑瞭大米。為什麼要挑大米,不挑小麥?這是重點啊。請註意,第一步,國際金融炒傢們在期貨市場拉抬大米價格,結果很多貧窮落後、不生產大米的國傢進口不瞭大米瞭。進口不瞭米,很多人就要餓死。就是在那個階段,很多國際金融炒傢的馬前卒包括羅傑斯就在那裡忽悠:有人要餓死瞭,有人要餓死瞭……!餓死還不算完,餓死之前必有暴動,必有社會動蕩,政府就容易垮臺。就這麼簡單。
大米價格飛漲,大米出口國也立刻不敢出口瞭,因為他們首先要保證自己國傢的老百姓有大米吃。於是,全軍潰敗。為什麼?因為你就是按國際金融炒傢的指揮棒來動作的,國際金融炒傢就希望你這麼做。大米一旦禁止出口,大米的價格更是飛漲,這就完全幫助瞭國際金融炒傢來炒作大米。他們之所以操作大米,這是這個緣故。價格越飚越高,那些貧窮落後的大米進口國更買不起瞭,更多人要餓死瞭,馬前卒們又開始忽悠瞭:有人要餓死瞭……本來都吃飽瞭,聽這麼一忽悠,肚子馬上又餓瞭,就是很奇怪的那種感覺。有人要餓死瞭,那麻煩可就大瞭,政府就要垮臺。很多大米進口國不得不砸鍋賣鐵,求爺爺告奶奶借來那麼一點點可憐的錢進入國際市場天價去買大米,然後就像許多人炒股一樣,在天價的時候進貨,在低價的時候套牢!
在最高價買大米就像我們買股票一樣。無論多高的價格,你買瞭,這個價格就是市場價,市場價一旦定下來,就和供給與需求無關瞭,就由國際金融炒傢來決定瞭。
定價權之戰
那麼,他們如何進行操縱的呢?他們進入期貨市場進行操縱。期貨市場的賺錢方式跟股票市場的本質是一樣的,今天買的期貨,明天有人買,而且以更高的價量去買,賣給他,你才能賺錢。所以"中國威脅論"就出來瞭-他買瞭之後:哇,你看中國13億人口,買什麼漲什麼,他們要買大米瞭、他們要買鋼鐵瞭。很多人一聽很有道理。中國確實有13億人口,確實買什麼漲什麼,那趕快去買,因此拉抬價格,他們狠賺一筆。所以大傢以後看報紙尤其看國際新聞,千萬要註意:這都是國際金融戰的一部分,他們養瞭非常多的媒體、非常多的馬前卒,到處散播謠言。
2008年,國際金融炒傢的最高戰略指導思想是什麼?就是取得定價權,這叫定價權之戰。國際金融炒傢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們每一次的戰略都不一樣,他們操作市場的手法之復雜,和各國政府之間關系之曖昧,以及他們動用資金的能力之大,是你不可想象的!如果像某本暢銷書上所寫的那點水平-為瞭賺錢去刺殺美國總統,那是三流水平。人傢賺錢是賺得讓我們心甘情願地給他,隻是我們自己不知道,這才是一流的水平。
有人問我,看什麼書才能成為國際金融炒傢?我的答案是看書沒用-"讀書無用論"。因為國際金融炒傢都是師徒制的,中國沒有師傅所以不會有徒弟。知名的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都是美國的精英。美國總統是哪裡畢業的?法學院!華爾街的精英、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以及不少國際金融炒傢都是商學院畢業的。這3個學院是精英薈萃的地方。你可以想象,在這種強勢運作之下,國際金融問題有多復雜。
亞洲的阻擊目標
80年代亞洲經濟強權是日本,日本當時非常的囂張,不但出口汽車、傢電到美國,而且還創造瞭大量對美國的貿易赤字,美國的老百姓簡直氣瘋瞭,區區的日本四個小島的國傢,能創造如此多的外匯存儲,而且給美國帶來這麼大的經濟壓力,這是很難受的。最難受的是日本的三菱,竟然收購瞭美國的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這幾個字不是一般人可以收購的,這幾個字代表美國的精神,像麥當勞、可口可樂一樣。我以前曾經特別談到過個話題,最近我把這些問題全部都聚攏在一起,和各位分析一下是怎麼回事。日本出口達到最高潮、最旺盛的時候,突然發生瞭一場金融戰。我過去沒有提是如何開始的,其實就是國際炒傢與美國政府合謀來聯合攻擊日本。你知道日本受到那次打擊之後有多少年的蕭條嗎?20年的蕭條!!到現在也沒有恢復。我把當時的情況簡單的和各位講一下,當時美國政府要求和日本、英國、法國、德國聯合簽訂瞭一個廣場協議,按“廣場協議”的條款,協議五國將聯手實現主要貨幣對美元的有序升值,以矯正美國估值過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