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朗讀》: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坦然面對的

2016-08-20 18:27:47

有同學讓我評價一下電影《生死朗讀》,兩個字,偉大。

電影講述的故事很簡單,一個少年愛上瞭一個大他21歲的女人(當時是電車剪票員),他當然不知道,那女人曾為納粹做過事。在經歷瞭短暫的幾次歡愉後,女人 悄無聲息地離去瞭。我曾使勁揣測這女人離去的原因,我想,有雙重原因,第一,女人意識到,她和這少年的戀情是毫無前景可言的——所以編劇特意穿插瞭幾段細 節,以表現少年對同班女生懵懂的愛戀,而女人也察覺到這點,某日,驅趕少年去參加同學的PARTY,這是嫉妒的表現;第二,女人因為工作盡職,要被升遷 瞭,這將會暴露她不識字的真相。

這點,很有意思——人的自卑心是極其詭異的,女人不識字,她羞於讓別人知道這點。即使在少年面前,她也極力掩飾著,所以,她讓他讀書給她聽。

若幹年後,少年變成瞭青年,而女人已被起訴,將以戰犯的身份被法庭宣判。作為一個法律系的學生,他覺得可恥,他沒想到,自己愛戀的女人居然沾染瞭那麼多鮮 血。法庭辯論在繼續,青年突然發現,那女人有可能沒那麼大的罪過,很簡單,她不識字,不可能寫下當初的匯報。他洞察瞭這一點,陷入瞭煎熬中。為什麼?第 一,他意識到,那女人寧可被判終身監禁,也不肯說出自己是文盲的秘密,她為自己不識字而感到羞恥;第二,另一層面,更關鍵的,假如他為女人做證,他和她的 曾經的戀情將會暴露,他將為自己愛上一個大他21歲的且是納粹戰犯的女人而羞恥。編劇似乎是為瞭更明晰地表現這一點,設計瞭一個情節——青年去監獄去探視 那女人,剛走進去,又退瞭出來。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人為瞭躲避羞恥感而極力掩藏著秘密呢?

女人入獄瞭。終身監禁。青年變成瞭男人,結婚生子,然後離婚,他並不快樂,被秘密折磨的人,是難得快樂的。仿佛是為瞭贖罪,他開始朗讀書籍,錄好,把磁帶給女人寄過去,讓女人聆聽。

女人很激動,老女人。她如饑似渴。更重要的是,她意識到另外一點——男人早就察覺她不識字,為她保守著秘密,而給她寄錄音磁帶,等於說,他接受她不識字的 現實,並不以為羞恥。她終於可以審視曾經讓自己最自卑的缺陷瞭,她借來書,按照磁帶上的話,一個字一個字的識別,居然學會瞭寫字,還給男人寫信。她叫他小 傢夥。當然,她深信,小傢夥還愛著他。這是一種暗示——我在面對自己,我學會瞭寫字,是你給瞭我力量,改變瞭我。

我想,小傢夥是愛著她的,問題是,他可以接受她是文盲,卻無法面對曾經的戀情。幾十年來,他從沒回過信,隻是給她寄磁帶。他依舊為那段戀情感到恥辱。

若幹年後,老女人被釋放瞭,她已成瞭老太婆。她沒別的親人,男人心不甘、情不願地去接她,老女人激動地捉住瞭他的手,而他,含蓄而堅決地撒開瞭。他公事公辦地說,會幫她租房子、找工作。

老女人死瞭,自殺瞭,死於絕望。

她可以面對一切,可他,卻沒有。

男人去監獄裡收拾她的東西,那一刻,我相信他肝腸寸斷,他終於明白,自己錯過瞭什麼。

男人也老瞭,他把這些故事,講給自己的女兒聽。

他終於有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瞭。

我講完瞭,按我的理解,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與戰爭無關。秘密,恥辱感,愛情,贖罪,等待,懺悔,掙紮……可以給它貼很多很多的標簽,人性之美與人性之醜,如此平靜,如此的動人心魄。所以,我稱這部電影很偉大。

還想說,人生可短暫瞭,眼一閉,一睜,就是一天;眼一閉,不睜,就是一生。

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坦然面對的,靈魂無秘密。

所以,錯過,就是過錯。

來源: 絨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