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中的經濟學

2016-08-20 18:28:20

為什麼打開冰箱時,冷藏櫃會亮,冷凍櫃卻不會亮?

要回答這個問題,經濟學傢必然會對比相關成本與效益。不管是在冷凍室還是在冷藏室,安一盞打開門就會自動亮的燈,成本差不多都是一樣的。這也就 是經濟學傢所謂的“固定成本”,在這裡指的是,它不隨你開關冰箱門次數的多寡而發生變化。從收益方面來看,櫃子裡有一盞燈,你找東西更方便。由於大多數人 打開冷藏櫃的次數,比打開冷凍櫃的次數要多得多,顯然,在冷藏櫃安裝一盞燈的好處更大。所以,既然加裝一盞燈的成本相同,那麼,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在冷藏 櫃安燈就比在冷凍櫃安燈更劃算。

當然,並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認為在冷凍櫃安裝一盞燈不劃算。大體上,若從什麼人願意為這類功能的好處買 單來衡量,一個人收入越高,就越有可能願意為附加的功能買單。所以,成本效益原則告訴我們,為瞭享受冷凍櫃有燈所帶來的便利性,收入超高的消費者可能越願 意多花錢。果然如此。高檔冰箱生產商Sub-Zero生產的Pro 48冰箱,不僅在冷凍櫃安瞭燈,甚至連每一層單獨的冰格裡都安瞭燈。這種冰箱的售價是多少?14 450美元。所以說,Sub-Zero的Pro 48冰箱,乃是證明成本效益原則的又一例外。

為什麼筆記本電腦能在任何國傢的供電標準下運作,其他大部分電器卻不能?

目前,美國電力系統提供的傢用電是110伏,還有不少國傢為220伏。筆記本電腦的電源線內置變壓器,使得電腦可以在兩種標準下正常運行。反 之,電視和電冰箱則隻能在一種標準下運轉。要想在法國用美國冰箱,你必須要單獨買一個變壓器,把法國220伏的電源轉換成110伏。同樣,在美國用韓國電 視,也隻能單獨買一個變壓器,把美國110伏的電源轉換成220伏的。為什麼這些傢用電器不能像筆記本電腦一樣到處通用呢?

傳送 220伏的電比110伏要稍微便宜一些,同時也稍微危險一點。到底采用哪套輸電系統,大多數國傢都曾進行過相當廣泛的論證,而一旦做出決策,國傢就會向選 中的系統投入大量資金。因此,指望各國改用統一的供電標準,在近期內是不現實的。所以,帶著電器跨國旅行的人,需要找些辦法來保證這些電器能在不同的供電 標準下使用。

給所有電器內置變壓器,無疑能滿足這一需求,但這麼做會增加電器的制造成本。絕大多數的冰箱、洗衣機、電視以及其他電器,恐怕不會有出國旅行的機會,所以,給它們加裝內置變壓器的額外支出,也就沒什麼道理。

筆記本電腦卻是個例外,尤其是在它剛誕生那段時間。當時購買筆記本電腦的人,大多是需要帶著它們國內外到處出差的商務人士。對這些人來說,在國際航班上帶著沉重的變壓器,實在是一種無法接受的負擔。所以,筆記本電腦生產商從一開始就在電腦裡內置瞭變壓器。

為什麼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門上要安鎖?

不少便利店全年無休,全天營業。既然他們從來不關門,為什麼還要費事在門上安鎖呢?

當然,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緊急情況,迫使便利店暫時關門。比方說,卡特裡娜颶風過後,新奧爾良的居民被迫在全無準備的狀況下疏散。顯然,要是便利店裡既沒員工又沒鎖門,肯定會變成搶劫者們的上好獵物。

即便除掉這些有可能關門的緊急情況,便利店購買不帶鎖的門也說不上能有什麼好處。

絕大多數的工業門工業門: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門。——編者註,都是賣給無需24小時營業的地方的。這些地方,顯然都有理由希望門上有鎖。所以, 既然大多數工業門賣的時候就帶鎖,那麼,所有的門都按同一模式制造肯定更便宜。這個道理,跟所有取款機(哪怕是安裝在高速路邊的取款機)的鍵盤上都帶點字 盲文是一樣的。而下面兩個例子表明,有時候,產品設計的細節,似乎還與幾何學原理有一定的關系。

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裡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裡賣?

幾乎所有軟性飲料瓶子,不管是玻璃瓶還是鋁罐子,都是圓柱形的。可牛奶盒子卻似乎都是方的。方形容器能比圓柱形容器更經濟地利用貨架空間。那麼,為什麼軟性飲料生產商堅持使用圓柱形容器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軟性飲料大多是直接就著容器喝的,所以,由於圓柱形容器更稱手,抵消瞭它所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而牛奶卻不是這樣,人們大多不會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

如果牛奶容器是圓柱形,我們就需要更大的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