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會有的

2016-09-01 11:08:03

文/文昌

調皮的夏天也鬧得差不多瞭,留著個尾巴舍不得走,但迫於秋天的壓力,它的頑皮收斂瞭不少。天涼好個秋。這些天北京的天氣好得不得瞭,燦爛的陽光,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涼爽的風兒,撩撥得路邊的柳條搔首弄姿,放下雜念漫步於此,活著也是一種享受。

1.

Q:這些天,偷摸著寫瞭些文字,都是些自己的私心雜念,羞於見人。心有魔障,很多事情沒有想通弄懂,非要逼著自己寫出來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越是寫不好,越是懊惱,陷入情緒的泥淖,思前想後的結果隻能是刪瞭又寫,寫瞭又刪。漸漸的開始反思文字的意義,即使寫出來瞭,又有什麼用處呢?不能給人以價值,純屬浪費的他人的時間。即使讀過的那些書呢?懂得很多道理,可等真正面對現實問題時,卻又有些無能為力。情緒有時像麻醉劑,覺察到痛苦的存在,但對現實又無動於衷。

A:文字的意義?對於我個人而言,不僅僅是傾訴,而是唯一的創造性輸出。工作對個人的智力要求不高,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務就好,甚至都談不上為公司貢獻瞭什麼,每天坐在那裡也不過是維持瞭公司的穩定。而文字創造的價值體現在哪裡呢?證明瞭我自己還活著,給牽掛我的人報個平安。自己的心得和困惑也不僅僅是我獨自一人的,也是同類人的,也算是我們成長經歷的見證。如果有些思想觀念能讓人有所收獲,也算是功德。

閱讀的意義?有人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要麼旅行,要麼讀書。”隻能說是文藝青年的矯情。不旅行,不讀書,難道就過不好這一生?看電影跟高人聊天難道不行?旅行和讀書也隻擴大未知的一種方式,也沒有那麼高不可攀,不可或缺。但是旅行和讀書確實能讓人生活變得美好。閱讀的意義在於改變個人對現實世界的看法,但不能指望它能改變現實,唯有不斷的行動才能改變。當你埋怨通過閱讀懂得瞭不少道理,可回頭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時,不是道理錯瞭,而是你自己沒有走好罷瞭。

2.

Q:一直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可抬頭觀望周遭人們的變遷,在世俗生存道路上,自己比別人慢瞭好多。晚上本想一睡解千愁,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始終睡不著,現實的迷茫,對前途的擔憂,深深的焦慮讓人無法安睡。有時短短的午休都沒有被放過,逃離不瞭心魔的追逐。越是想逃,越是追的緊。不斷的向日記傾訴,都快成瞭祥林嫂。心愛的兒子被狼叼走瞭,痛心不已。對於已成的事實,無力改變。她的世界太小,兒子丟瞭,除瞭一遍又一遍的傾訴,她又能做什麼呢?

在“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掙錢養傢”這樣的男權社會裡,男生的壓力似乎更大一些,像我們這個青黃不接的年紀,不再有學生身份的掩護,混跡於職場最初幾年,能力還不足以撐起一片天,可又認清瞭一些社會現實,能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就像是困獸。大有心比天高,命必紙薄的抱怨。又試圖用詩和遠方掩飾個人對撿錢和現實的不屑,既然現在這麼窮,憑什麼可以對金錢不在乎,又有什麼資格鄙視別人忙於生計,帶著道德優越感說別人太俗?窮酸而不自知才是最大的悲哀。

A: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他獨自的困惑和憂愁,青黃不接的無力感是正常的,並不是個人的無能,而是在社會現實大背景下,時代變遷太快,使人有心無力。焦慮和擔憂有時是好事,能夠促使自己認清事實,調整努力的方向。但過度的自責,走向祥林嫂的自怨自艾,這就是個人心胸格局的問題,還是想多瞭,讀得少瞭。

3.

掙錢謀生的能力是人立於世的基礎,不能輕易的用情懷掩飾現實的不堪。對於謀生,我該做些什麼?收入來源現在隻有自己微薄的工資,現在吃不飽也餓不死,為瞭獲得更高的薪酬,隻能提高知識技能,培養英語能力。走走停停朝這個方向前進,不過走得太慢瞭。解決措施無非在提升中靜靜等待下一次機會的來臨。

此外發展第二職業,一直想靠寫作掙錢。從目前的寫作能力和內容質量來看,如果說到達目的地有十萬八千裡的話,我現在大概隻走瞭四五十公裡,停留在簡單的興趣愛好上,遠未到達兌現的程度。還需要不斷研究寫作技巧,儲備知識素材,更重要是堅持寫下去。回頭看,要想快速的成長,必須集中精力高強度的刻意訓練一段時間才行,在還沒有確定寫作方向的情況下,我唯一能做的就像是跑步一樣,不斷的寫,寫得多瞭就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