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8 11:04:09
暑假剛開始的時候,給自己準備瞭五本書。暑假快結束瞭,書沒有全部看完,但還把這書五本書推薦給大傢吧。
這五本書是《把時間當作朋友》、《暗時間》、《追風箏的人》、《為何傢會傷人》和《人類簡史》。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這五本我喜歡的書。
1、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
這本書本來應該很早就看的,因為一直都很喜歡李笑來老師寫的文章,現在李笑來已經是億萬富翁瞭,他是真正用知識實現財富自由的人。
這是一本可以讓你思考很多問題的書。這不是一本講時間管理的書,而是引導我們如何通過管理自我,從容與時間成為朋友。
用三句話概括一下這本書。
第一句:你要有被別人利用價值,你才會走向成功。所以不要在沒有一技之長的階段去玩人脈,這些對你而言是虛的東西,實的東西是積累讓自己更強的技能。
第二句:要學會技能,最好的方法是堅持,最大的障礙是耐心。凡是可以速成的技能都不值錢,比如人人都可以騎自行車,這不值錢。有天賦的選手,加上長期專業枯燥的訓練,倒可以在這個領域成功。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技能,不對你的智商有太高的要求,而是熟能生巧。
第三句:合理計劃不如養成馬上行動的習慣。人害怕改變,是因為人害怕改變後面對未知的選擇;人害怕改變,是因為人害怕改變中面對真實的自己。所以人都是口頭希望改變,內心害怕改變。
“心智指的是一個人各項思維能力的綜合。在社會中,一個人隻有學會正確地思考才意味著真正進化成人。”好吧,像郭靖一樣去磨煉自己的心智吧。
2、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的語言很美,而且富於畫面感和音樂感。
12歲的阿富汗富傢少爺阿米爾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瞭一件悲慘不堪的事,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和痛苦,逼走瞭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
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瞭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卻發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阿米爾該如何抉擇?
念及那些如風往事,冷暖自知。也許誰的生命裡都有一隻想要挽回的“風箏”,誰沒有令自己痛悔的事,誰能保證自己的心靈永在陽光的照耀下?但重回那個被時光深埋的地點,重新面對心靈的考問,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份勇氣,即使,“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我們少年的時候,總是意氣風發,三五結伴,促膝長談。那是在我們其樂融融的環境中構建的虛擬場景,屬於物理學講究的理想狀態,然而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在微弱的友誼遇到挑戰的時刻,隻要有一方露出破綻,友誼的橋梁必然坍塌。
友誼和愛,是在困難之中由弱變強的柔韌還是在權衡利弊之中土崩瓦解的懦弱?主和仆、貴族和賤民、朋友和兄弟,歷史和現實,種種轉變放在歷史的宏大背景下,更洞見人生和人性的復雜。
3、武志紅的《為何傢會傷人》
這是一本一針見血,有現實指導意義的書。
就比如說“夫妻關系在傢庭中是最重要的,必須高於親子關系。”就此一條就可以解決多少傢庭的矛盾問題。
我們從傢出發,傢,在主流的詞典中,一直是溫暖、愛和天堂的代名詞,因為它承載瞭世界上兩種最重要的親密關系: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但事實上,如果親密關系處理不當,傢從幸福天堂變成人間地獄,絕不是危言聳聽。
該書自始至終都貫徹著一個核心觀點:一個人童年時跟父母的關系,決定瞭他的人格,“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的關系模式,便是他與世界的關系模式。如果他跟父母的關系是和諧健康的,他的人格便是健康的,他在處理人生各種關系時便傾向於尊重、寬容、信任、樂觀,也容易得到愛和幸福。相反,如果“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關系扭曲,那麼他的人生便會出現種種問題,並會通過他的新傢將不幸傳遞下去。
作者用案例解讀瞭發生在生活當中的種種傢庭困境。
就比如“犧牲自己、把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的父母貌似可歌可泣,其實本質是自私,把自己人生的焦慮轉嫁給孩子,偷懶放棄讓別人替自己奮鬥,還大言不慚地說這是愛。”
又比如“談瞭n次戀愛,戀人們卻好像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戀愛中除瞭審美疲勞外,更多的是審美慣性,那就是你‘理想自我’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