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01)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2016-08-13 16:56:39
思辨:
這年頭,低調才是最大的炫耀。低調可以讓人安全。曬幸福容易惹來嫉妒,也容易適得其反。萬一有天有個變化,那自己難有臺階下。正如“快樂和痛苦是鄰居,快樂如果太大聲,會吵著痛苦,而痛苦太大聲,卻吵不著快樂,因為痛苦是聾子。”同樣,如果幸福曬得太早,也容易吵著不幸。——趙格羽從叛逆時期開始,我特別討厭那些愛講道理,沒事就叨叨的人,覺得他們不僅很煩而且根本什麼都不懂就是為瞭顯得自己有本事一樣。幾年後,退休的我開始寫微博,寫微信,說故事,講道理。 我知道我成瞭自己討厭的樣子,但是我不得不說,因為這些東西我不說,就沒有人會跟他們說瞭……有一些人聊天很難判斷是不是在黑你,看見你男友,會問你幹嘛不嫁給金城武;你說工作辛苦,他會說你幹嘛不自己創業;你說出租車好難打,他會說你幹嘛不買輛瑪莎拉蒂。這種人就是很期待你回答,我很醜我沒能力我沒錢。所以你一定要滿眼含笑地說:我在體驗你們loser的生活。——@衣錦夜行的燕公子有人問餘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卻從不回應,這是為什麼呢?餘沉吟片刻答:”天天罵我,說明他的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如果你認為自己確實比別人出色,你可以去證明,待你做得到、做得好時,再來“說教”,用資本說教。你永遠都不知道別人身上發生瞭什麼。笑不出來的服務員,是離傢很久、沒見孩子很久。破口大罵的開車師傅,是傢要被強拆。冷漠不扶老人的路人,是曾熱心卻被敲詐。被車撞還要上班的青年,是真需要錢。這個世界,你永遠都不知道,有些人已經被命運磨去瞭表情、磨裂瞭情感、磨光瞭善良、磨平瞭自尊。——@伊能靜一直不關心政治,覺得那是政客的事,然而有一天,一個學生問我,“老師,什麼是政治?”突然把我問住瞭。帶著慚愧,仔細查閱瞭這個詞的定義和解讀,得出的結論竟嚇瞭我一跳:政治就是權力人如何用權力治理百姓。假如一個人連別人怎麼整治自己都不關心,都無所謂,是否意味著自己甘願被奴役?——@蘇渝問:我的創業主意怕說出來就被人模仿瞭,怎麼辦?答:那我建議你不要去用這樣的主意創業,因為創業遲早要見人,那麼脆弱的主意是很難存活的。 ―― 袁嶽 《創業25答》當社會新聞的新奇荒誕,讓你一直充滿絕望,你對文學作品就不敏感瞭。原來你用先鋒四號就能消炎,現在你得用先鋒四十號瞭。可是小說,還停留在先鋒十號上。過去,人們對社會發生的新聞瞭解還停留在報紙廣播電視上,這些口條在傳播新聞時會做出一些取舍,一些能夠刺激你的新聞基本上不會讓你知道。但現在不同瞭,進入自媒體瞭,紙裡不再能包住火,太陽底下都是新鮮事兒,而且這種新鮮事兒在不斷升級,每一次都刺激的你受不瞭,時間長瞭你就有超強的免疫力。過去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要超越生活。——三表叔:文學敗給瞭新聞中國人今天在商業社會做不好任何事情,大都是由於缺乏契約精神所致,包括一直搞不明白的足球。而契約精神恰恰又是中國人普遍沒有的。中國人可以有江湖意識,可以有潛規則意識,可以有哥們義氣,但就是沒有契約精神。什麼叫契約精神?簡言之就是因為商品關系產生的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原則。你看看這三樣,中國幾乎一個都沒有吧。——三表叔:契約精神
心理:
人心是不待風吹而自落的花。——吉田兼好《徒然草》英國撒切爾夫人與內政大臣吃飯,女服務生上湯,不小心將一碗熱湯扣內政大臣的腦袋上。撒切爾夫人立即起身,擁抱嚇傻瞭的女服務生,說:別介意,誰都會犯錯的……李敖認為:女服務生比內政大臣更需要安慰,百姓比官員更需要關懷。多年前的南非:有一次庭審曼德拉之前,公訴人Bosch突然撂攤子不幹瞭,他跑過去跟曼德拉握手,說:我鄙視我所做的事情,我不想把你給送到監獄裡去。——《曼德拉自傳》前天爬的是座手機信號覆蓋范圍內的山,於是回頭檢視大傢途中歇腳時的照片,不少都呈低頭刷手機狀。是不是爬沒信號的山會好一些呢?也不然,大傢還是會掏出手機確認:「這裡沒信號。」「誒,這裡也沒有信號。」「我沒信號。你有沒有。」—— #戶外宅#自測:每年,即使不搬傢,也要思考一下:如果有搬傢的需要,能不能搬?不要發現因為物品等的 限制導致不能搬瞭(購房者這方面的不自由是肯定的)。每年,即使不辭職,也要思考一下:自己的能力,對內是否和組織匹配?對外是否和市場匹配?不要發現因 為慣性等原因,導致離不開組織瞭。——@蕭秋水道理上講得通的東西感情上未必講得通,你所思考的與內心想要的並不一樣。有時候明知是正確的,但是心裡卻在抗拒,有時明知是錯誤的,卻拼命想把其正當化。互相磨合,互相妥協,把不滿敲成小碎片,讓這些不滿嵌在平平淡淡的每一天中,唯唯諾諾地過日子。——京極夏彥《不如去死》小時候在校園的操場放風箏,飛的很高,同在操場玩的小朋友很是嫉妒,有個大點的男孩就用他的風箏把我的線纏上,等風箏降落,快速跑過去搶走瞭我的風箏。等我大叫著追到近前,他卻把風箏丟在瞭地上,道,這麼破的風箏!怎麼飛這麼高?——拾夢人:放風箏我覺得競爭對手就像磨刀石,他們把我磨得非常鋒利,然後,我手起刀落,把競爭對手砍掉瞭。讓人失去理智的,是外界的誘惑;最終耗盡一個人心力的,往往是自己的欲望。——內外有別20世紀80年代初,擺個地攤就能發財,很多人不敢;90年代初,買隻股票就能賺錢,很多人不信;21世紀,開個網站就能賺錢,很多人不試。——有人想發財都想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