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薛寶釵與林黛玉

2016-08-13 17:42:48

文/Evey

我看薛寶釵與林黛玉,隻敢說自己隻瞭解她倆一點點,也是以自己的三觀和僅有的知識和智慧去理解她們。一個是“可嘆停機德,金簪雪裡埋”,一個是“堪憐永絮才,玉帶林中掛”。兩個人可說可嘆的太多瞭,以下我就從四個方面來擅自解釋一番。

首先從男人眼中希望的女友角度看。黛玉總給人一種真性情,不時的發發小姐脾氣,跟你鬧著,跟你僵著。同時黛玉也是一“氣質美如蘭,才華復比仙”(原形容妙玉),心地善良的女子。這樣的女子,很少不讓男人心動的吧。回說寶釵,她是大傢閨秀,知書懂禮,溫婉嫻靜的女子,不亂發脾氣,不無緣無故吵鬧。在男女交往的過程中,寶釵能讓男女方的親戚朋友對她贊不絕口,誇她賢惠。如若,黛玉這樣類型的女子是你的女友,你得容忍對方的小姐脾氣,甚至嫉妒猜疑。但嬉笑怒罵、喜怒哀樂,活得熱乎乎;寶釵這樣類型的女子是你的女友的話,與你相處明媚優雅,不溫不火,平淡中有真實與溫馨。說個粗俗的比喻,黛玉是一道熱氣騰騰的菜,寶釵是一碗濃稠的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愛情與婚姻是兩碼事。從男人眼中希望的妻子角度看。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寶釵這一款吧。因為這時我們考慮的東西不一樣瞭。黛玉雖也是小姐身份,有伶俐能幹的丫頭們,與姊妹相處的還馬馬虎虎,但是寶釵這人際關系與能力方面無疑有著明顯優勢。她不僅在賈府鞏固瞭現有的人際資源,而且還把原先對黛玉不錯的湘雲、襲人等都拉瞭過來,使她們對寶姐姐親熱些。如果我是一男士,選擇寶釵的可能性肯定大於黛玉瞭。

再者,說說寶釵與黛玉的“情敵”關系吧。不久前,曾與一男士交流,他的原話大致是這樣的:剛開始我也很喜歡寶釵。但後來我覺得她這個人太虛偽瞭。她總是對不真實的東西有情,而黛玉是對真實的東西有真情感。一聽這話,有理。說實話,寶釵與人相處,我總有幾分不真實的感覺,而黛玉雖說言語苛刻,卻也是真實流露,不加掩飾。不過,之後我的思緒又往前推進瞭一些。寶釵為何會顯得無情,黛玉的有情又該做如何解釋?的的確確,金陵十二釵中,隻有寶釵和黛玉算得上是情敵瞭(史湘雲不會陷入此等紛爭,她的姻緣已有定數)。從我作為一名女性的立場看待此事,此二女必定在暗中較勁,隻是表面上的表現方式不一樣而已。一個仍是優雅大方,一個是將喜怒哀樂寫在臉上,看誰都不爽。最終黛玉含恨逝世,寶釵贏瞭這場戰役,隻是贏的有些淒涼,有些意難平。但是這其中真的有誰對誰錯,誰無情誰有情之分嗎?隻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已。在賈府中過活,寶釵有著不得以之處,被賈府的環境裹挾著往前走。我甚至想說,她不得不爭取寶玉這人。愛情中總是摻雜瞭許多其他的因素。希望愛情清澈純粹的人要麼太固執,要麼太幼稚。把這種愛情觀放在現今這個社會,想必會被愛情的鞭子狠狠抽打吧。

最後一點,我說說對她倆的喜好問題。我隻看過一遍《紅樓夢》,記得當時把一百二十回讀畢,合上書本時,我不禁情緒激動的對自己說:我愛薛寶釵,我想成為薛寶釵那樣的人。因為我可以在她身上找到共同之處。薛傢的不幸,寶釵是承擔瞭很多,扛瞭不少;寶釵的“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讓人不禁有奮發向上之力;寶釵不願麻煩人的性格,也是獨立自主的象征。我不管人們在她身上貼的標簽,#封建社會典型女子#,#世俗規范#,我隻是真真切切喜歡她的那份對傢庭的責任感,不斷拼搏進取的人生態度。

好書,萬萬不可隻讀一遍,下一次再讀《紅樓夢》,我對寶釵和黛玉的看法又會另有一番見解。“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隻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紅樓夢一場,人間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