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國演義劇情梗概 與舊三國演義有什麼區別

2016-08-17 23:07:24

三國演義從小說到電視劇,電影都有眾多的愛好者追捧。被冠為古典“四大小說”之一。近期,又有電視劇《新三國演義》熱播。想必大傢對劇中的人物及劇情的發展都很感興趣。今天,來整理新三國演技的大概劇情。

董卓廢掉瞭原有的幼小皇帝劉辯,奪權自立為“太師”,權傾朝野,荒淫無度,濫殺無辜,引起舉國義憤。最重要的是,他還用一匹絕世無雙的寶馬——赤兔馬收買瞭這個時代中最勇猛的武將——呂佈,將其收為自己的義子。而董卓麾下的匈奴部隊和西涼軍也堪稱此時中國最彪悍的軍事力量,幾乎無人能敵。

為瞭替國除害,曹操故意奉承董卓成為他的寵臣,然後伺機刺殺他,但卻慘遭失敗。逃出京城的曹操加入瞭包括袁紹、劉備、孫堅等未來的重要人物在內的全中國二十路諸侯會盟,共同討伐董卓。幾場激烈的戰鬥後,董卓挾持皇帝遷都逃亡,並將京城付之一炬。此時,二十路諸侯盟軍的先鋒部隊——由孫堅領導的長沙軍率先攻占瞭京城,偶然撿到瞭代表著中央皇權的天子傳國玉璽,並將它私下藏匿瞭起來,最終卻引來瞭殺身之禍。
對這枚玉璽的猜忌和爭奪引爆瞭二十路諸侯內部固有的利益分歧——盟軍隨即分崩瓦解瞭,整個中國開始陷入諸侯征戰的戰火之中。董卓遷都後,其作惡多端更是到瞭無以復加的地步。朝中的重臣王允利用董卓及其義子呂佈之間的有矛盾,與貂蟬合謀瞭一道將“美人計”與“離間計”一起融合實施的絕佳計策——“連環計”。
在王允的精心策劃與貂蟬的無私付出下,連環計終於成功瞭,董卓死在瞭自己的義子呂佈的戟下。而此時,貂蟬卻早已深深地愛上瞭她的“獵物”——呂佈。後呂佈被曹操所擒,曹操又中意貂蟬,當曹操絞殺呂佈之後,貂蟬也沒有獨活,在曹操寢宮用七星刀自盡。充分展現瞭二人感情的真切。

  董卓的死反而加重瞭從中央到地方的混亂局面,但各個勢力之間的敵我格局也在慢慢演變著——在黃河以北,原本結成軍事同盟的袁紹與曹操各自都征服瞭很多北方諸侯。終於,袁紹與曹操之間的大戰爆發瞭,這就是三國時代的第一場大戰:官渡之戰,也是一場二十萬人戰勝七十萬人的驚人戰役。戰後,曹操統一瞭華北和河北,旗下曹仁等等英才雲集,勢力大盛,成為諸侯中的實力最強者。而在長江以東,孫堅之子,孫策之弟,人稱“江東小神童”的孫權繼承瞭吳國王位,也成為割據江東的一方霸主,並得到瞭周瑜的忠心輔佐。至於在中原,屢戰屢敗的劉備三兄弟苦苦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期間還慘遭失散。這時關羽被曹操收留到旗下,關羽卻始終不願臣服,使得極其愛慕關羽之武藝的曹操十分感傷。義薄雲天的關羽終於得知瞭劉備的下落,隨即上演瞭“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去尋找義兄的千古傳奇……

  終於在荊州團聚的劉備三兄弟有瞭暫時的棲身之地。由於劉備的仁義和聲望,他們從荊州牧·劉表手中和平地繼承瞭這塊戰略要地的控制權,並經過誠懇的“三顧茅廬”,幸運地邀請到隱居在當地的擁有當世第一智慧的高人——臥龍·諸葛亮前來加盟。此時,曹操大軍襲來,戰火蔓延,荊州危在旦夕。而劉備寧願帶領著幾十萬追隨自己的百姓“一日十裡”地緩慢逃亡,也不願意拋棄人民自己快速撤退。這一大仁大義的壯舉,為劉備贏得瞭更高的威望。在逃亡途中,又上演瞭一幕幕感人的經典故事——趙雲長坂單騎救主,張飛隻看不出手鼓掌叫好,等等,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

  面對曹操的鐵蹄,無處可退的劉備等人不得不投靠江東的孫權,但孫權勢力內部又有著“主戰派”“主和派”的激烈紛爭。諸葛亮出使江東,“舌戰群儒”,孫權決心與曹操決一死戰,因為此時的東吳雖然弱小,但卻擁有天時·地利·人和之便,而曹操的北方軍隊也並不擅長於水戰。隨後更經過“草船借箭”“苦肉計”“蔣幹盜書”等一系列三方之間的鬥智鬥勇,使得孫權和曹操兩大勢力終於決戰於長江戰場。終於,在周瑜與諸葛亮的精心籌劃下,三國時代的第二場大戰——赤壁大戰打響瞭。諸葛亮應用自己的智慧“巧借東風”,周瑜指揮孫劉聯軍應用“火燒赤壁”,將曹操鎖在長江上的戰船陣群燒得灰飛煙滅,漂亮地贏得瞭赤壁大戰的勝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