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21:55:26
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管理對於各國實力都有輝煌和鼎盛的時候。大傢都好奇,在那個時期到底哪國強?誰的實力更勝一籌?帶著疑問,下面中國小編針對戰國七雄和三傑做出分析,來盤點戰國個諸侯國的實力。
1、兵力資源
冷兵器時代,軍隊數量,衡量是一個大國軍力最基礎的部分,數量不足,就難以守住廣袤的國土,更不用談什麼多線作戰瞭。
楚國,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
秦國,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
齊國,地處山東半島及華北平原,大部分國土都是人口稠密之地,五都之兵接近百萬。
趙國,長平之戰前線有四十五萬,同時李牧統領的北方三郡的兵力當在三十萬上下(大破匈奴時精選士卒都有十七萬),再加上邯鄲以及各地守軍的數量,趙國軍隊接近九十萬。
魏國,東部地區人口稠密,有武力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奴隸)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總數當在八十萬上下,況且其曾經五線作戰數十年,令人嘆為觀止。
燕國,曾經出動六十萬大軍攻打趙國,與此同時竟然同時攻戰齊國聊城,兵力當在七十萬上下。
韓國,攻滅兵力超過十萬的鄭國,當時兵力約為三十萬。
宋國,天下最富裕的國度,人口稠密,兵車五千乘,按照每乘兵車附屬三十人算,這一部分就有十五萬之巨。宋國當時連續從魏國、齊國、楚國幾個大國手中奪取領土,若沒有三十萬大軍是說不過去的。
中山國,領土不大,但人口稠密,兵力當不下二十萬之眾。
越國,領土很大,但是人口稀少,所謂“三千越甲可吞吳”,三千當然有所誇張,但是越國人口稀少是事實,其總兵力約為十萬。
2、武將實力
趙國,名將有趙奢、廉頗、樂乘、龐媛、李牧等,一流名將層出不窮。
秦國,名將有司馬錯、白起、王翦等,與趙國不相上下,戰國四大名將趙秦各占其二。
魏國,名將有吳起、龐涓、魏無忌等,雖然這幾位名將都是當世無敵的大將,但這三人之外,魏國其他將領似乎一般,拉低瞭魏國的得分,盡管如此魏國仍然是僅次於趙秦的名將大國。
齊國,名將有孫臏、匡章、田單等,戰國最後六十年,最精彩的那六十年,齊國兵不出國,導致其名將斷層,否則齊國的名將可比肩趙國和秦國。
燕國,名將有樂毅、秦開等,遺憾的是他們效力的時間很短暫。
楚國,名將有項燕等,楚國將領整體水平比較高,但是出類拔萃的不多。令人詫異的是,秦朝滅亡之時,楚國突然名將輩出,如果項羽或者韓信能夠早出道五十年,戰國的形勢將會不一樣,楚國的排名也會大不一樣。
中山國,猛將有吾丘鳩,以車投車,以人投人,這個打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韓國,暴鳶,是個不錯的將軍,但是難當名將之名。
越國,沒有叫得響名字的大將。
宋國,沒有叫得響名字的大將。
3、單兵作戰
作為一個大國,應該有足夠的兵力,善於指揮的將領,還有單兵作戰的能力。
齊國:山東人的身高天下第一,山東人的酒量天下第一,山東人的豪爽天下第一,要是單打獨鬥,山東人肯定是首屈一指的。
中山國,有遊牧民族彪悍的個性,打起仗來不要命,趙國要不是胡服騎射,根本拿這個國中國沒辦法。
趙國,人口比較復雜,既有中原的血統,又與代郡、中山、雲中、雁門的遊牧民族相結合,兵種豐富。
秦國,本是趙氏傢族分裂出來的,單兵作戰與趙氏傢族不相上下。
魏國、韓國,三晉本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領土交錯縱橫,人口結構也相似,但是趙國有北方遊牧民族人口,魏國和韓國沒有。
燕國,地處北方,單兵作戰能力當不弱。
宋國,與齊國魏國濱臨,單兵作戰能力當不弱。
楚國,一半土地在長江流域,南方人的體格當不如北方人高大威猛。
越國,如果說楚國還有一半國土在中原地帶,那麼越國就完全是在東南偏偶一方的南方人瞭,這裡出過西施,是盛產美女的地方,卻很少有猛男出現。
4、領土范圍
作為各國的領土大小。也是能體現戰國的實力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