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怎麼滅亡的 元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揭秘

2016-08-20 21:55:03

  元朝時期是有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遠影響,當時元朝還弘揚少數邊牧體制,是當時的牧業的相當大的改善,那麼這個王朝是怎麼滅亡的?下面中國小編帶你去瞭解下元朝滅亡的原因。  

  1.永不停歇的戰爭機器:戰爭打的就是錢和糧

  無論元朝是建立於1206年(蒙古汗國)還是1271年(國號大元),到1368年滅亡之前,整個元朝沒有戰爭記錄的年份僅22年。

  元朝的戰爭大約可分五個階段:1206-1253年為滅西遼、西夏、金國、吐蕃、大理等國的階段;1253-1279年為滅南宋的階段;1280-1284年為鎮壓復宋起義的階段;1285-1349年為對內鎮壓起義、對外侵略擴張的階段;1351-1368則為元末農民起義階段。在整個元朝歷史中,沒有戰爭記錄的22年可憐巴巴地穿插其間,其中連續沒有發生戰爭的時間最長都沒超過三年(1303-1305年);僅1280年統一中國後,有記錄的元朝戰爭就已多達近230場,如果再算上1280年之前的戰爭,則肯定是多得數不清瞭。

  自1280年元朝統一中國後,元朝並沒有、也無法像其他初立朝代那樣施行「休養生息」政策。1280-1284年間,元朝除瞭對日本、安南、緬甸等征戰之外,它還要耗費大量精力對付國內此起彼伏的「抗元復宋」起義,「抗元復宋」最後以鎮壓瞭黎德起義告終,元朝在這期間的用兵規模一如之前的「元滅宋」戰爭差不多。在其後的幾十年間,全國各地幾乎每一年都有起義,加上元朝內部的各種內訌戰爭,元朝的「一生」似乎專為戰爭而存在,可謂是不折不扣的「戰爭機器」。戰爭打的就是錢和糧,不過一直以來,元朝政府似乎從沒為戰爭消耗發愁過,即使它「打到哪燒到哪」,它也沒有因此自絕瞭後路。在1206-1280年間,元朝的大多數戰爭實施的都是「三光」政策,打到哪破壞到哪,僅雲南等少數地區例外。想當初,漢武帝、唐太宗等人在進行大規模戰爭前無不需要事先勒緊腰帶、做好充分準備,元朝卻從沒這樣做過,它隻是不斷習慣性地打呀殺呀,「戰爭」就是它的本能,「機器」就是它的本質,它就這樣「慣性」地前後征服瞭四十多個國傢,成為瞭空前偉大的中華帝國。

  從這角度上說,元帝國依托「戰爭機器」而存,其真正實力其實是強大可怕的。如果從1271年算起的話,到1351年爆發大規模元末農民起義之前,元朝實際上一直就是個很經得起折騰的「壯年漢子」;即使1351年後它已算得上是「內部創傷」瞭,但面對元末農民起義的輪番轟擊,它還是能奇跡般堅持瞭近二十年。對於這樣頑強的戰爭機器,我們能說元朝是「徒有其表」嗎?可以說,我國歷史上沒有任一朝代能在戰爭的持續消耗上與元朝相比較,元朝最後的覆亡,其實是典型的「趁它病取它命(內部政變)」或「群蟻咬死象」的過程。真正消滅元朝的不是實際意義上的戰爭,而是元朝自己的疏忽。有史學傢曾分析說,如果1276-1279年間的南宋小朝廷以及1644-1662年間的南明政權可作為王朝延續的話,那麼元朝的最後覆亡時間應延至1399年(北元)。如此算來,蒙古人建立的這段政權前後也有193年之久瞭,而不再是我們傳統印象裡的「98年(1271-1368)」。

  正是得益於這樣的戰爭機器,我國的西藏和雲南地區才第一次被納入瞭中央行政管理范圍,我們今天的大中華版圖是離不開元朝的奠基的;當我們中的許多人以「大漢民族」心態排斥元朝政權時,我們不妨自己想一想,貌似強大的「漢、唐、宋」是否曾正式有效管轄過西藏雲南呢?不是劉徹、李世民和老趙們不想,而是因為他們的戰爭機器遠不如元朝好使。從這一點上,我們是應當肯定元朝這「戰爭機器」的某些積極作用的;戰爭的表象雖然是不斷的殺殺殺,但世界上哪個偉大政權不是這樣「殺」出來?當我們在為成吉思汗自豪的時候,我們其實應同樣為龐大的元帝國感到自豪。

  2.鏡花水月般的短暫繁榮:雖短暫卻真實

  前面說過,元朝是一直處在「戰爭狀態」下的,不過局部地區的戰爭似乎並不妨礙元朝曾出現短暫的繁榮。由於元朝的版圖實在太大,許多局部性戰爭對它來說,或許隻如人的腳趾頭被輕輕踩瞭一下,這對人的正常生活享樂是毫無影響的。話雖如此說,不過在連年征戰的狀態下,元朝要真正做到「忘卻小恙」去發展經濟,這中間卻真的需要大魄力和大智慧。由於元世祖忽必烈正是這樣一位有作為的君主,因此元朝出現過短暫繁榮就並非偶然瞭,這也是一個朝代是否強盛過的真實體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