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曲周郎的主人公是誰?顧曲周郎有什麼歷史典故

2016-08-20 22:13:39

成語顧曲周郎的意思是什麼?成語顧曲周郎的意思是原指周瑜業於音樂。後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那麼,成語顧曲周郎的主人公是誰?顧曲周郎出自何處?顧曲周郎有什麼歷史典故?

成語顧曲周郎的主人公是周瑜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縣人,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瞭三分天下的基礎。

成語顧曲周郎出自何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顧曲周郎有什麼歷史典故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群雄割據,經過一番拼殺後,曹操、孫策、劉備勇猛過人,分別為建立魏、吳、蜀三足鼎立的局面打下瞭基礎。當時東吳人才濟濟,周瑜就是其中一個,周瑜與孫策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分別娶瞭喬太守傢的兩個女兒。
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吳郡的泛波園凌煙閣內有一位歌女正在彈曲,箏音古樸,曲風悠揚。歌婦正彈奏時,孫策、周瑜分別帶兩位夫人踏青歸來。此時,周瑜已微微醉,腳步闌珊,醉眼迷離。
周瑜命歌女彈奏一曲《長河吟》。
據說《長河吟》是周瑜所作,並傳此曲是周瑜隻為諸葛亮而作,因為諸葛亮能聞弦歌而知雅意,聽出曲中之音。歌女彈奏《長河吟》,初時平和悠揚,逐漸變得激越,金戈鐵馬之音交響不絕,尾處又餘嘆無窮,有義憤填膺、豪情滿懷之意。由於歌女並不熟練此曲,在彈奏時,手一顫,將本來的低音符撥成瞭強音,微醉的周瑜卻聽瞭出來,並指出歌女彈奏錯瞭。
後人將這個故事縮成“曲有誤,周郎顧”六個字,後來人們逐漸用“顧曲周郎”泛指精通音樂的人。

相關推薦:

死而不朽的主人公是誰?死而不朽有什麼歷史典故
天奪之魄的主人公是誰?天奪之魄有什麼歷史典故
未可厚非的主人公是誰?未可厚非有什麼歷史典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