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 田:這一作法自古就有,三國時曹操為瞭保證軍事上大量的用糧,在早年就開始屯田,分民屯和軍屯,民屯按是否用官牛,收成老百姓和官府按比例分成,軍屯之糧全部歸國傢所有多用於軍事,曹操的這一作法收效很大,於許下屯田當年就得谷一百萬斛。是“積谷以征四方“成為曹操成就霸業的基礎。後來夏侯敦,鄧艾等都多次行屯,對征戰用糧起瞭巨大的作用。
軍 戶:魏國人口較多,所以曹操對人口進行劃分,分為民戶,屯田戶,軍戶三部分,其中軍戶要世代為兵,社會地位很低.
質任制:為瞭防止士兵和將領逃亡或叛國,曹魏采用瞭質任的制度,兵將的傢人都集中安置在中央政府所在地區作為人質,如果發生逃亡、叛國之類的行為時就會使傢人受到株連,也有一些將領為瞭表示忠心也自己送人質,如李通就自己把宗族都送到鄴都去,得到瞭曹操的稱贊。
三國時期曹魏兵力來源
東漢未年的割據戰爭極大的破壞瞭社會生產,人口急劇減少,各地軍閥豪強紛紛聚集宗族,招募流民成為部曲,曹魏的軍隊最早就是這些部曲組成的。如曹操討董卓時招的五千兵馬,許褚、李典等都是地方豪強,帶著一千多甚至數千傢的宗族部曲來投效。另一重要來源就是軍戶制。也即士傢或兵傢,這些人單獨設立戶籍,世代當兵,平時屯田,戰時作戰,是一個穩定的來源。除此之外還使用招募、強征、收降等辦法來擴充兵源。
不過由於漢末三國戰事頻仍,曹魏的中軍常常四出征伐,與漢代北軍相比,魏中軍的作戰任務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