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生最愛的女人不是武則天而是她

2016-08-22 21:18:03

  一次,父親徐孝德想考考她的文才,就讓她仿照屈原的《離騷》作一首離騷體詩。徐惠找來紙筆信手一揮,片刻即成《擬小山篇》一首:“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想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這首小辭寫得聲情並茂,流露出小徐惠對屈原高潔人品的崇敬與仰慕。十一歲時,徐惠的才氣已經名揚遐邇,以至傳到離江南千裡之外的宮廷,李世民聞其才名,納為才人。 徐惠十一歲入宮,先是當後妃嬪中最末級的才人,不久就封為婕妤,又很快升三品充容。

  宮中的藏書超過任何一個地方的收藏,求知欲極旺的徐惠一入宮中,就如饑似渴地鉆入文學典籍中,幾年下來,已遍覽宮中藏書,才學和見識也迅速提升。李世民是個極有品位的人,對身邊的女人也有很高要求。看到徐惠如此好學,他也十分高興,對她也十分照顧,,而徐惠反贈給李世民的卻是許多的快樂。 有一次,李世民派人叫徐惠來見自己,本來興致挺高,結果徐惠遲遲不來。李世民等瞭很久很久也沒見徐惠的影子,好心情變成瞭一腔怒火。

  當徐惠姍姍到來的時候,一眼就看到李世民冷臉如冰,她知道瞭李世民的不快,嫣然一笑,揮筆寫瞭一首詩遞到瞭李世民的面前: 朝來臨鏡臺,妝罷暫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這首小詩寫和既有傲氣,還有嬌氣。既有青春女孩聰慧多情的嬌媚可人,也有知識女性孤高自尊的品格。這首詩就是後來收入《全唐詩》的《進太宗》篇,李世民讀完之後,不禁哈哈大笑。 雖說是李世民對徐惠寵愛有加,但後宮佳麗如雲,李世民畢竟不能把所有感情都專註於她一人身上,徐惠做為後宮眾多妃嬪中的一員,也常常有失寵之憂。下面的這首《長門怨》,就表露瞭她的這種擔憂: 舊愛柏梁臺,新寵昭陽殿。 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 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 頹恩誠已矣,覆水難重薦。

  《長門怨》原為樂府詩題,長門指長門宮,是漢武帝罷棄陳皇後使之退居的地方,相當於冷宮,後代文人遂長門宮來指代失寵嬪妃的居所。徐惠這首詩所寫的是漢代班婕妤被漢成帝冷落之事,但也表現瞭她自己心有戚戚焉。 唐太宗貞觀廿三年,李世民去世,徐惠悲痛憂思成疾,卻婉拒太醫診治,病危中,還詩行連珠,寄托對李世民的深厚感情與追思。唐永徽元年,也就是李世民去世後的兩年,徐惠告別人世,終年廿四歲。

  高宗感念徐惠的賢德,下詔追謚她為“賢妃”。並按徐惠的遺願,把她葬於昭陵,除瞭長孫皇後,她是離太宗最近的一位妃子,瞭卻她“日夜侍奉在先帝身邊”的心願,她也是太宗後妃裡唯一一位和長孫皇後一起被列瞭傳的。太宗病故前,遺詔將後宮未有子女的嬪妃全部出傢,當時的才人武則天也在此列,但徐惠卻是個例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