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馬為什麼要西天取經?

2016-08-22 21:19:51

  唐僧所騎的白馬可是西海龍王的三太子,雖然整部劇他化為人身很少,一路隻是提行李和坐騎。那麼他西天取經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瞭解下白龍馬入選取經團隊之謎。

  白龍馬,由小白龍變化而來,是西海龍王的三太子,其父輩分別是東海龍王敖廣(三子敖丙,被哪吒打死,小龍女為善財龍女,侍奉觀音)、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潤(大太子摩昂,黑水河擒拿小鼉龍;三太子敖烈,即小白龍)、北海龍王敖順。

  所以,說到小白龍,就不能不提到他背後龍的傢族。

  西遊記圍繞唐僧取經的故事來展開,大傢發現,小說的結構有點奇特。前面寫的是孫猴子遊仙訪道和大鬧天宮的故事,接下來是唐僧出世及其傢庭悲劇,最後才是取經的故事。在這些林林總總、曲折離奇的情節中,總有一組“人物”若隱若現,就是龍的傢族,正應瞭周易的一句話,“潛龍勿用、或躍在淵”。

  孫猴子學到本領後,第一個倒黴的是龍的傢族,老孫“大鬧龍宮”,狠狠敲詐瞭老龍一筆。接著,唐僧的老爸新科狀元陳光蕊赴任途中,救瞭洪江龍王的生命,後來被賊人所害,又是洪江龍王來報恩,才得以沉冤昭雪。涇河龍王犯天條被殺,引出瞭超度法會,成為唐僧取經的因緣。取經過程中,小白龍出場,化身白龍馬跑完全程,最後被封八部天龍。

  沒有涇河龍王沒事找抽的慷慨就義,就沒有唐僧取經的“因”。孫悟空受瞭委屈要撂挑子,沒有東海老龍王的指點迷津,孫猴子又跑回花果山瞭,取經便少瞭“緣”。

  由此可見,在唐僧取經中,因為龍的傢族,把支離破碎的故事串起來瞭。並且,龍的傢族似乎擔負著神聖而特殊的使命。這些現象是偶然的嗎?

  白龍馬入選取經團隊之謎

  這得從龍王的身份談起。大眾對龍王的第一印象是:不差錢。孫悟空缺件兵器,花果山的老猴子都知道說“尋著老龍王,問他要件甚麼兵器,卻不趁心?”

  但龍王真的很有錢嗎?孫悟空在東海龍宮挑瞭一圈寶貝,最後選的定海神針還是太上老君遺棄的東西。烏雞國的井龍王更是窮的叮當山響。

  再看龍王的工作。呼風喚雨,龍王這工作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司雨,其實是一份名聲不怎麼好的高危工作。《西遊記》裡明確說明,什麼時候下雨下多少雨,那是玉帝說瞭算,龍王隻是流水線上擰螺絲的車間工。西海龍王的妹夫涇河龍王有次下錯瞭雨,按理說,這推 多算個工作失職,通報批評一下,行政記大過也就得瞭,培養一個神仙多不容易。可是結果呢,剮龍臺上直接就是一刀。

  《西遊記》裡犯錯的神仙何止涇河龍王一個,養幹女兒的李天王,坐騎危害人間的太上老君有受到懲罰嗎?沒有。

  這就涉及到一個大腿根部的根本問題:龍王的政治地位其實很低。

  涇河龍王拜見唐王時說:陛下是真龍,臣是孽龍。好好一條龍,一言不合就認慫。

  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三島仙翁,五方五老,全黨全軍各族人民各路代表雲集,媒體的閃光燈從南天門閃到北大荒。但龍王和孫悟空一樣是沒有資格上桌的。蟠桃會上除瞭蟠桃,還有龍肝——龍不過是菜的原料。

  洪江龍王,被唐僧父親陳光蕊救下放生,可憐堂堂龍王變成鯉魚被賣,竟然束手無策,任人宰割。亂世山碧波潭萬聖龍王一傢要靠九頭怪女婿來撐腰,後全傢被殲,龍婆被孫悟空穿瞭琵琶骨,在祭賽國成瞭看護舍利塔的保全 ,下場淒慘。

  和哪吒這樣的“二代”比起來,小白龍一出生就輸在瞭起跑線上。看看和小白龍同輩分的涇河龍王的幾個子女的工作:第一個小黃龍,見居淮瀆;第二個小驪龍,見住濟瀆;第三個青背龍,占瞭江瀆;第四個赤髯龍,鎮守河瀆;第五個徒勞龍,與佛祖司鐘;第六個穩獸龍,與神宮鎮脊;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第八個蜃龍,在東海砥據太嶽;第九個鼉龍。這些工作除瞭占據一片江海,就是為玉帝、佛主站崗,地位都不高。

  道教神仙體系的黑暗和僵化讓人失望,巨大的關系網下,小白龍的上升通路/管道 狹窄。如果沒有意外,我們大致能猜到小白龍的下半生:上一個可有可無的大學,畢業後去當某條河的龍王,從事司雨的工作。傢裡出的首付多些,就去給領導當警衛員。傢裡拿不出那麼多錢買房,就蝸居在一口井裡當個井龍王,然後謹小慎微,平平淡淡過完這一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