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是個怎樣的一個人 花蕊夫人是怎麼死的

2016-08-09 21:10:36

  花蕊夫人是中國歷史上實有其人的一位女性,她美麗聰明、優雅高貴,是個典型的封建貴族婦女。

  花蕊夫人姓徐。據《十國春秋·慧妃徐氏傳》記載,她是蜀中青城人。後主孟昶封她為貴妃,別號花蕊夫人。後來國亡入宋,徐氏心不忘蜀,孟昶死後,她親手畫瞭一張人物肖像掛在宮裡。有人問她此人是誰,她巧妙地回答說:這是我們蜀中的“宜子神”。其實正是她無法忘懷的丈夫。一個有著豐富內心世界的女子,違心地生活在陌生的宋朝後宮,痛念死去的丈夫又不敢明言,隻能用這種隱秘的手段為他默默祈禱。

  《全唐詩》裡收錄瞭她的《宮詞》一百五十多首,僅從這個數字,我們就能想象到這位秀女具有多高的才情。相傳她到瞭汴京後,趙匡胤想驗證她究竟有沒有才氣,命她即興作詩。她不假思索,當即吟道:“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軍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這首詩通俗易懂,雖然透出深深的亡國之痛,卻沒有直接表示出對宋朝的憎恨,更多的是哀嘆後蜀將帥無能,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叫有大見識。難怪趙匡胤看瞭之後,不但沒有發怒,反而對她倍加贊賞。

  花蕊夫人是怎麼死的?

  史書沒有交代花蕊夫人是何時死的,也沒有說她是怎麼死的,現在我們能見到的,隻有野史筆記中的零星記載。北宋中期邵博的《聞見近錄》中說:一日趙匡胤率親王和後宮宴射於後苑,趙匡胤舉酒勸趙光義。趙光義答道:“如果花蕊夫人能為我折枝花來,我就飲酒。”趙匡胤命花蕊夫人折花時,趙光義引弓將她射死,隨後流淚抱著趙匡胤的腿說:“陛下方得天下,宜為社稷自重!”趙匡胤沒有責怪他,“飲射如故”。北宋末年蔡?的《鐵圍山叢談》明確點明:花蕊夫人歸宋後,趙光義也十分喜愛她。一次從獵後苑,花蕊夫人在側,趙光義“調弓矢,引滿擬獸,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

  這兩則記載大同小異,都是在美化太宗趙光義如何以社稷為重,不顧一切地清除他哥哥身邊的“禍水”。然而,人們很容易引發這樣的聯想:因為趙光義太想得到花蕊夫人,但又絕無可能。他經受不住內心的煎熬,斷然采取瞭將美好毀滅在面前的卑劣手段!我們所以如此分析,是因為趙光義並非一個不好女色的正人君子,他後來對南唐李煜小周後的貪婪和強占,足以證明他對女色有極度的渴求。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用殺死花蕊夫人的“義舉”彰顯他隻要江山不要美人的胸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