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2:30:48
從古至今,中國歷史朝代中有不少名臣能輔佐皇上管理朝政事務,穩定瞭政權和政策上的雙重局勢。而那些名臣的影響力甚至改變瞭歷史的走向。那麼下面中國小編將為大傢介紹影響中國歷史的15位名臣。
影響中國歷史的名臣NO.15 魏征:最愛給皇帝挑毛病的人
魏征,字玄成,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唐太宗李世民封為鄭國公。
早年值隋末戰亂,曾投瓦崗起義軍。後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圖籍的洗馬官。太宗即位,先充諫議大夫,繼任中央行政長官之一的侍中。
魏征是一位耿直勇敢的諫官,也是一位歷史學傢。他的諫言名垂千古,創造一段明君、良臣的佳話。自古以來,都是臣子怕皇帝。
但也一代明君李世民,卻做“怕”魏征。因為這個人最愛給皇帝挑毛病,還當著眾人面說出來,這讓李世民既愛又憎。
影響中國歷史的名臣NO.14 諸葛亮: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散文傢、書法傢、發明傢。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影響中國歷史的名臣NO.13 荀彧:大漢朝的最後一位忠臣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傢、戰略傢,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
他為曹操制定統一北方的藍圖,咋子軍事戰略做出重要的貢獻,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
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瞭鐘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影響中國歷史的名臣NO.12 曹操:亂世梟雄的代言人
曹操出生於公元155年,死於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文學傢、書法傢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在東漢末瞭征討天下,統一中國北方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瞭曹魏立國的基礎。也因此成為亂世梟雄的代言人。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影響中國歷史的名臣NO.11 李斯:千古一相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傢、文學傢和書法傢。
早些年李斯還隻是一個郡小吏,後來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 。秦王采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 ,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於韓人間諜鄭國入秦,秦王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被秦王所采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王政滅六國的事業中起瞭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他建議拆除郡縣城墻,銷毀民間的兵器 ;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 ;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百傢語,禁止私學,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參與制定瞭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瞭深遠的影響,奠定瞭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也因此被人尊稱為“千古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