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2:31:22
俗話說,一人之上,萬人之下。身處這個地位的人,往往心理總有一種不是滋味。當然卻有這個以為大臣,竟然把皇帝廢除瞭。這也是中國歷史上開創瞭權臣的先河,那麼他究竟是誰?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霍光(?-前68年),字子孟,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
要說霍光,那就要先說一說他老爹霍仲孺瞭。這霍仲孺本是平凡的一個小官吏,曾經在平陽侯府內當差,當時比較年輕氣盛,就和一個叫衛少兒的侍女好上瞭,之後衛少兒就生下瞭一個兒子叫霍去病。可霍仲孺這會就不想認賬瞭,他離開平陽侯府之後,就回傢重新娶瞭老婆,生下瞭霍光。
後來衛少兒的姐姐衛子夫,機緣巧合之下得到瞭漢武帝的寵幸,衛少兒的弟弟衛青也當上瞭大將軍,霍去病就在姨媽和舅舅的庇護之下得到瞭不少的機會,之後他為漢朝驅逐匈奴立下瞭赫赫戰功。功成名就之後,霍去病才得知自己的身世,就去找親爹霍仲孺。雖然親爹當初不認自己,可霍去病還是盡瞭自己的孝心,在給霍仲孺置辦瞭田產之後,還把弟弟霍光帶到自己身邊,去京城生活,當時霍光隻有十幾歲。
這就是霍光人生的第一個轉折,如果一直生活在小縣城裡,霍光是不會有後來的風光。
在霍去病的照應下,霍光開始走上瞭仕途,他先是做瞭一個郎官,而後升為諸曹侍中,等霍去病死後,他又被封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這具體是個什麼官我也搞不清楚,反正就是漢武帝外出的時候,他會同行;漢武帝不出去,他也隨時在身邊聽候命令。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霍光把自己的工作幹的是漂漂亮亮,從來沒出過差錯,漢武帝十分欣賞他。
後來就發生瞭著名的“太子謀反”事件,漢武帝打算把皇位傳給最小的兒子,可又怕孩子小受人欺負,他就賜給霍光一幅畫,上面畫的是周公背著周成王。那意思很明顯,就是希望自己百年之後,霍光能夠像周公一樣輔佐自己的兒子。
不久以後,一代英主漢武帝歸天,臨死前他任命瞭四位輔政大臣,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和禦史大夫桑弘羊。而後年僅八歲的漢昭帝繼位,霍光全權處理國傢政務。
有瞭機會之後,後面就要看霍光自身的資質和努力瞭,如果沒有真正的本事,霍光是不會被漢武帝選中的。
霍光和其他幾位輔政大臣的關系都是不錯的,霍光的大女兒嫁給瞭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他的另外一個女兒也嫁給瞭金日磾的兒子金賞。雖說大傢都是親戚,可在權力和利益面前,哪個都不想讓步。
上官桀的孫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孫女和漢昭帝年紀差不多,上官桀就想把他許配給皇帝當皇後。可這個事情霍光並沒有幫忙,上官桀是托長公主的關系辦成的,等孫女當上皇後以後,上官桀的地位就上升瞭一步,一般霍光休假的時候,他就可以代為處理政務瞭。所以上官桀和長公主就走的比較近。
這長公主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她在老公之外還有一個情人叫丁外人,上官桀就想做個好人,給丁外人弄個侯當當。可這事情是要經過霍光的,霍光一點面子都沒給,後來他們又想讓丁外人當光祿大夫,霍光還是不同意。這麼幾次之後,上官桀和長公主就恨上霍光瞭。
當時有個燕王劉旦,是漢昭帝的親哥哥,他對弟弟繼位一直就不是很滿意。還有另一位輔政大臣桑弘羊,他也是屢次希望給自己子弟謀官職,可霍光總是不批準。因為共同的怨恨對象,這四個人就走到一起瞭。
有一次,霍光正好休假,就有人給漢昭帝送來瞭燕王的奏章,裡面大概的意思是:大將軍霍光上次演練部隊和羽林軍的時候,完全是按照皇帝的規格來的。不但這樣,他還是提拔自己的親信當官,還擅自調動軍隊到自己府中當校尉。為瞭防止霍光大逆不道謀反,我願意不當這個燕王,去宮中保護皇帝。
上官桀盤算的很好,霍光不在,那漢昭帝就會讓自己處理這個事情,自己就可以趁機發佈命令捉拿霍光,把他的官職一撤到底。可沒想到,漢昭帝看完奏章以後,就愣是沒有往下發。
到瞭第二天早晨,霍光也知道這個事情瞭,他到瞭宮中就沒有去朝拜皇帝,而是留在瞭那間掛著周公背周成王的畫室裡,這也是算是對皇帝表明心跡,無言的抗爭吧。可畢竟這是牽扯到霍光的事情,漢昭帝就派人請霍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