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2:34:22
原創作者投稿,禁止轉載。原標題:她是漢朝的最後一位皇後,卻敢大罵篡漢的曹丕
對於漢朝,曹操還是有自己的計劃的,漢室遲早是要被曹傢取代的,但他不想奪漢室政權,他隻想當周文王,奪權的事情留給兒子曹丕去辦,自己落個好名聲,多好。
為瞭表達對漢室的感情,同時也是為瞭牽制漢獻帝,公元213年,曹操把自己的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一同封為皇帝的“夫人”,而最小的曹華因為還未成年少女,緩一步入宮。
公元214年,曹操殺瞭漢獻帝的伏皇後。
漢朝最後一位皇後
第二年(215年),曹操讓漢獻帝封曹節為皇後。曹節成為漢獻帝的最後一位皇後,也是漢朝的最後一位皇後,雖然她是曹傢的人,但卻一心向著自己的老公劉協,性格非常剛烈的皇後,而且敢於與娘傢人曹丕叫板。
16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王。曹操已經成為朝廷炙手可熱的人物,手下不少人讓他稱帝,但他並不想取代漢室,他隻想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自己的兒子曹丕。
公元220年正月23日,曹操病逝,曹丕繼位魏王,他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劃篡漢事宜。要奪皇位,有幾種手段,文的,武的,隨便挑。曹丕想來想去,怎麼劉協也是自傢親戚,如果采用武力強行奪取,影響不好呢。
禪位劉協交出玉璽
一個詞匯從他腦子裡冒出來——禪讓。對,就是要劉協同志心甘情願地交出玉璽,讓他心甘情願地把帝位禪讓給我。曹丕把這種創意給手下人一說,一撥人早就跑到許都給漢獻帝做思想政治工作,要他思想解放一點,識趣一點,自覺把大漢江山轉讓給魏王。末瞭還警告說你絕不合作的,不但全國人民不答應,我們也不能保證未來會發生一點什麼。劉協聽明白瞭,未來的路隻有一條,而且由不得自己選擇可能是大漢公司真的氣數已盡,那就任命吧。
劉協隨即表態,那就按魏王的意思辦吧,我把權力交出去就是瞭。曹丕內心欣喜若狂,但表面上相當淡定,他上書表示,此事絕對不能做,皇帝還是你幹,我絕對支持你的工作。這是演戲三歲小孩都明白,劉協也明白。
問題是,對方覺得這樣好,他也隻好硬著演下去。劉協說自己無能,皇帝的位置還你來坐。
推來推去的,連續三次,曹丕看戲也演得差不多瞭,就讓人修禪讓臺。在正式登基之前,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索要玉璽。皇後曹節也得知劉協禪讓的事情,她心裡老大不樂意瞭,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現在既然嫁給瞭劉協,她就得維護劉傢人的利益。她想不通,我哥與我們不是一傢人嘛,為什麼要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劉協無奈地提醒自己的皇後,我的禪讓詔書都交瞭,就剩下玉璽瞭,過些時候他們就要來拿。
玉璽爭奪戰
曹節性子比較剛烈,我偏偏不給他。為此她特意把玉璽要過來,自己保管,我不信他們敢來搶!
一場玉璽保衛戰開始瞭。
曹丕的人很快就來瞭,訕訕地說是想拿玉璽的。曹節臉色一沉,回去告訴我哥哥,皇位是劉傢的,玉璽也是劉傢的,你們休息拿走!使者雖然很生氣,但曹節畢竟是曹丕的妹妹,誰也沒轍,隻好悻悻而歸。
不久曹丕馬上又派來一批。曹節照樣開罵,對方照樣無計可施,灰溜溜地離開。曹丕得到匯報,有點生氣瞭,再次派人來索要玉璽,而且口氣也一天比一天強硬。如果你影響皇帝的登基大典會如何如何,皇帝陛下一旦生氣如何如何,我們可不敢保證將來會如何如何……
軟硬兼施,曹節也知道不交是不行瞭。
曹節捧出玉璽,當著使者的面把它扔到臺階下面,一邊掩面痛哭,一邊罵道道:“你們做得如此絕情,上天不會保佑你們的。”一語成讖。事實上曹魏帝國從曹丕登基到曹奐向司馬炎“禪讓”,國運隻有短短的45年,真的是一個短命王朝。
此篇文章是中國合作作者原稿,未經中國的明確授權和許可,任何新聞媒體不得對該文章非法予以復制、轉載、鏈接和傳播,中國歷史網將依法追究違者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