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龍天子:孔甲養龍

2016-08-11 22:34:57

  中國的帝王都愛自稱真龍天子,他們總認為自己是龍在人世的化身,受到上天的庇佑。這其實是中國古代圖騰文化的延續,也是帝王們樂此不疲的造神運動的標的。即使天下大亂,各位龍子龍孫們各顯其能,大打出手之時,也會對自己龍的身份不離不棄。其實,他們完全忘瞭龍隻存在於虛幻之中,不過是中華先民眾多原始圖騰的雜燴。

  古人認為,龍有九似,即真龍具有鹿的角,牛的耳,駝的頭,兔的眼,蛇的頸,蜃的腹,魚的鱗,鹿的腳,鷹的爪,當然,還有最關鍵的馬首蛇身,這些形象漸次拼湊出亦真亦幻的龍,先天被賦予瞭神性,成為騰挪於天上人間的靈物。那些蛇、馬、鹿、牛、駝、兔等動物本是先民祖先崇拜中的始祖神,由於當時人們不知道人類生育的秘密,就將自己遙遠的出身與和他們關系最密切的動物附麗在一起,衍化出氏族或部落的圖騰。隨著部落戰爭與融合進程的提速,那些處於弱勢的部落將自己圖騰的一部分添附到強勢部落的圖騰上去,久而久之,龍的形象豐滿起來,神通也廣大起來,而龍的原型反倒越來越模糊瞭。中華民族終於團結在龍的旗幟下,向著統一的民族國傢邁進。

  那麼龍到底有沒有真身具象呢?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後世。有人說,龍的原型是鱷魚,雖然今天在珠江流域都看不到這種野生的大型爬行動物瞭,但是考古發現已證明古代黃河流域仍有鱷魚生存,這種兇猛的動物,被中原先民作為崇拜對象也就順理成章瞭。也有人說,龍其實就是蛇,我們今天還稱蛇為小龍,蛇是先民走出叢林前常見的奇異的爬行動物,而且多產,順應瞭先民希望子孫繁衍、部族強大的願望,良渚文化中的玉龍其實就是蛇的變形。還有人幹脆認為龍的原型是閃電,就似乎有點玄遠瞭。  

  我們今天介紹的一位帝王姒孔甲先生幸運地生在龍被徹底神化前的上古時代,應該見過真龍是什麼樣子的,因為,他就曾讓人為他養龍。如果龍可以養的話,顯然不可能是閃電瞭,如果真是閃電,隻有宙斯先生(希臘神話中的主神,以閃電為武器)能養瞭。

  先介紹一下這位身份高貴的孔甲兄。他的父親不降是夏王,他的叔叔扃是夏王,他的堂兄弟廑(胤甲)是夏王,他的兒子皋也是夏王,而他卻差一點就當不上夏王瞭。為什麼呢?據說孔甲“好鬼神,事淫亂”,在位長達59年(一說他當瞭48年王後將王位內禪給扃,又活瞭11年)的不降覺得自己的兒子不靠譜,就不想把王位“降”給他。反而學瞭太康、仲康的故事,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扃,這位扃當瞭18年的夏王,覺得王位是個好東西,還是傳給自己的兒子更靠譜,於是廑成為幸運兒。但是老天爺偏偏看不過去,要幫孔甲,孔甲好鬼神總該有些回報吧。於是天降大旱(十日並出),這可是農耕文明的殺手鐧,一下子打到瞭剛當瞭8年夏王的廑的七寸上,廑認為這是上天對自己得位不正的懲罰,憂思難忘,很快就晏駕瞭,於是,忍瞭差不多26年的孔甲終於守得雲開見太陽,登上瞭夏王寶座。

  當然,上面所說,是春秋之筆,難免用上瞭障眼法。如果,我們僅從幾位夏王的歲數來看,不難發現,在古人普遍短壽的情況下,如果不降真的在位59年,而扃父子又為王26年的話,面對如此漫長的王位接力賽,孔甲隻能是不降晚年所生,老來得子的不降一定會非常寵愛自己的幼子,希望他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這是中國父母的傳統,帝王傢尤甚)。但是這種美好的願望卻不能沖破現實的阻礙。由於不降在位期間一直無嗣,為瞭傢天下後繼有人,難免會將自己的弟弟作為首選,賦予他更多權力。扃當仁不讓地挑起瞭傳承的重任,朝中權貴也大都對他寄予厚望。偏偏在這位王太弟志得意滿的時候,孔甲呱呱落地,集不降的萬千寵愛於一身,讓扃情何以堪?

  

  於是,陰謀開始瞭。扃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和資源對抗曾經無比信賴自己的哥哥不降,形成瞭尾大不掉之勢。不降在自己的弟弟和兒子之間進退維谷,無力處置即將發生在帝王傢的人倫慘劇。隻能想辦法保全自己的兒子,給他一條活路。於是,他和扃達成瞭妥協,明確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但在扃之後,王位將回歸不降一系,也就是讓孔甲繼承。這個協議可能是兄弟倆的秘密,頂多隻有幾個重臣或心腹知道。而且迷信鬼神的不降可能讓扃為此立誓。扃為瞭王位,顯然也立瞭毒誓。這在古人看來是很正常的。扃終於有驚無險地當上瞭夏王 (縱觀夏王朝的傳承,基本上是父傳子,隻有太康仲康、不降扃是兄弟相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