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2:36:45
當時劉備的三員大將,關羽被派去統領水軍,趕往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接應劉備;張飛被派去斷後,阻止敵軍追擊;而趙雲的主要任務,則是保護劉備的傢眷撤退。眼看曹操的鐵騎兵團已經殺到,劉備丟下妻室兒女,與諸葛亮等人,向東邊人少的漢水方向,打馬逃命而去。
危急之下的趙雲,緊緊抱著劉備去年剛剛出生的兒子阿鬥,同時照顧著阿鬥的生母甘夫人,沿著劉備等人逃走的方向,艱難前行。最後終於在漢水的西岸邊,與劉備等人重新會合。接下來,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
以上,就是當時真實的歷史圖景。那麼趙雲在其中又有哪些閃光點呢?
趙雲的閃光點主要有二:
首先,趙雲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這場嚴峻考驗當中可以充分展現出來。當時在他面前,活生生就有兩個榜樣兩條路:一條路,是以劉備為榜樣,自顧自打馬逃跑,大難來時各自飛。
再說跟著領導隨大流,既能保命還不會承擔責任。另一條路,是以徐庶為榜樣,方寸一亂,脫離大勢已去的劉備,改換門庭投奔曹操去也。以他那樣的作戰本領,在曹軍的虎將行列中占據一席之地不成問題,曹操難道不會歡迎他?
但是,兩個榜樣他都沒有學,兩條道路他都沒有走,而是選瞭一條風險最大的路:既有敵人追擊的風險,還有責任承擔的風險。趙雲為何會這樣?一句話,因為他忠心。忠心是他性格使然,而性格又決定道路和命運。
更為重要的第二個閃光點,是趙雲這時的忠心,已經不隻是局限在忠於劉備個人的境界,而是有兩個層次的提升:
第一個層次,是提升到忠於承諾,不放棄職責的較高境界。
第二個層次,是提高到忠於人性,不拋棄弱者的最高境界。請大傢想想,在充滿血腥屠殺的戰場之中,弱勢群體的生命如同草芥一般被蔑視和踐踏的時候,趙雲那懷抱幼小嬰兒,照顧柔弱女性艱難前行的高大身影,是三國名將當中多麼難得一見的英雄行為!是三國時代多麼充滿人性關懷的溫馨場面!他是身材高大的男子漢,更是人性無比高尚的男子漢,難怪他會成為後世粉絲,特別是女性粉絲心動不已的偶像瞭。
但是很遺憾,《三國演義》中對這段故事的描寫,不僅虛構成分多,而且還有敗筆,損害瞭趙雲的高大形象。書中說趙雲負責保護劉備的傢眷,卻與懷抱阿鬥的麋夫人跑散瞭;後來雖然找到,麋夫人卻為瞭保住阿鬥而投井自殺。
但是,根據《三國志》卷三十六《趙雲傳》的可靠記載,整個逃難過程中,都是趙雲親自懷抱阿鬥,同時保護阿鬥的生母甘夫人,一直沒有分開:“先主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這裡完全沒有提麋夫人,可見根本就沒她什麼事兒。《三國演義》虛構瞭麋夫人在現場的情節,還說懷抱阿鬥的是她。這樣一來,趙雲就沒有盡到保護阿鬥的責任瞭。為什麼呢?
首先是自己沒有親自抱嬰兒,其次是還丟失瞭懷抱嬰兒的弱女子。根本沒在現場起作用的麋夫人,受到瞭歌頌和美化;真正一直在現場起作用的趙雲,實際上卻遭到瞭貶低和損害,這不是敗筆又是什麼?趙雲耿耿忠心的第三次突出表現,是在孫夫人要把阿鬥帶走時,第二次解救阿鬥。這也是眾所周知的故事,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劉備接受益州軍政長官劉璋的邀請,親自率領大軍前往益州。荊州的地盤,則留下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四人鎮守。《三國志》卷三十六《趙雲傳》裴松之註引《趙雲別傳》記載,劉備臨行前,給趙雲安排瞭特殊任務:“領留營司馬,特任掌內事。”所謂的“領”,在這裡的意思是兼任。兼任留守大本營的司馬,特別負責掌管大本營的內部事務。劉備的意圖是什麼呢?意圖竟然是要防備自己新婚不久的孫夫人!
原來,阿鬥的生母甘夫人,兩年前去世瞭。當時孫權和劉備正打得火熱,就把自己的小妹嫁給劉備為妻。孫權的小妹,史書上沒有記載他她的芳名,後世虛構的名字有點俗氣,叫做孫尚香。這場婚姻,一開始就暗藏危機。
首先,它的本質是一場政治交易,缺乏深厚的感情基礎;其次,這孫傢小姐從小舞刀弄劍,頗有乃父乃兄之風。她新婚的閨房是什麼模樣呢?隨身帶來的上百名丫環侍女,人人手提寒光閃閃的寶刀,站立在她兩旁,一片殺氣。弄得老新郎劉備,一進洞房就背上發冷,《三國志》卷三十七《法正傳》說是“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正是因為暗藏危機,所以此番劉備前往益州,孫夫人並未隨同前往。而與她相關,又有兩件事劉備最為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