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終結者:隋朝大將韓擒虎和賀若弼

2016-08-11 22:38:11

  隋朝滅陳不得不提兩個人:韓擒虎和賀若弼,他們兩是隋朝開國名將,為瞭天下一統而付出不少功勞,在隋初的軍事領域裡,他們二人的確可稱一時瑜亮。建朝後隋文帝曾賞賜二人絹帛萬段。那麼下面我們就去瞭解下韓擒虎和賀若弼為隋朝統一天下做出的貢獻。 

  少年擒虎天下聞

  韓擒虎熟讀經史,武藝瞭得,傳說原名擒豹,十三歲那年卻生擒猛虎,於是改名。北周時即他已名滿天下。公元581年,隋文帝即任韓擒虎為廬州總管,做好平定陳國的準備。

  開皇八年,隋大舉進攻,韓擒虎當上先鋒。雖然他隻率領瞭五百士卒,人數不多,但他在摸準瞭敵人的動靜後,半夜渡江,襲擊采石,趁陳軍全體醉去,拿下采石,半天攻下姑蘇,奪取新林,速度之快,令人震驚。

  韓擒虎在南方多年,無論是在隋還是在陳,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他威名赫赫,因此陳朝將領,百姓紛紛投降。他與楊廣派來的杜顏會合,兩萬人馬在陳降將任忠的帶領下攻占朱雀航,活捉陳叔寶。

  在這場滅國之戰,韓擒虎取得瞭最大的勝利,兵力損耗很小。他避實就虛,直攻建康,擒賊先賊王,一舉拿下陳後主,一切就都好說。果然,在陳後主投降後,大的戰爭就結束瞭。

  勇猛賀若弼,能打能拼

  賀若弼是個爭強好勝的人。少年時的他即已經是驍勇善射,他牢記父親的遺言,在北周武帝的太子繼位事件上,保持瞭中立,結果安然度過危機。楊堅成為北周丞相後,對賀若弼是極為忌憚,派自己的親信長孫平接代瞭他壽州刺史的位置。

  公元581年,楊堅上位,是為隋文帝。征求眾臣意見,選擇鎮守江淮的合適人選時,高熲推度顧賀若弼,於是賀若弼得又重新擔任要職,成為吳州(今揚州一帶)總管,準備攻陳。賀若弼在廣陵任所,訓練軍士,整備物資。

  在戰爭的起初階段,他購買瞭陳朝的大量船隻,並用疑兵之計讓陳朝失去警惕心,等到時機成熟進駐鐘山,開始瞭猛攻模式。陳朝也將最猛火力,魯廣達、任忠、蕭摩訶等大將安排在他的對面。賀若弼部遇到瞭強有力的進攻,尤其是在魯廣達部,死傷慘重,多次進攻都沒有成功,後來他不得不采用煙火來掩護,轉而進攻任忠部,將任忠部打得大敗而歸,死五千人,再沒有實力反抗,在戰鬥中,他抓住瞭蕭摩訶。蕭摩訶是陳朝最能打的將軍,被蕭摩訶抓住後,毫無懼色,賀若弼英雄相惜,以禮相待。

  在賀若弼看來,陳朝最精銳部隊是賀若弼打敗的,最勇猛的蕭摩訶是他打降的,老將任忠也是他打敗的,沒有他的死戰,陳朝會不會降還很難說。

  瑜亮之爭

  在韓擒虎抓住陳後主後,賀若弼也進至樂遊苑,魯廣達仍率殘兵在戰鬥,他們從白天戰至天黑,共殺死隋軍幾百人,最終力盡而降。直到此時,賀若弼才知道陳叔寶已被抓,他很生氣,可是又能怎麼樣呢?他叫人把陳叔寶帶來,陳叔寶嚇得渾身發抖,向賀若弼跪下磕頭。賀若弼說:“小國君主見瞭大國的公卿,按禮節應該跪拜,不過你到瞭隋朝,還是可以封為歸命侯,不用擔心我會殺瞭你。”

  賀若弼和韓擒虎當天就吵瞭一架,賀若弼甚至拔出瞭刀,他想讓陳朝的前吏部尚書蔡征為陳叔寶寫個降書,讓他坐騾車來歸順自己,但事沒成,這怎麼能成呢?這是匪首,抓住就是功勞。韓擒虎雖然約束部下不嚴,但大是大非上還是要堅持的。

  他們倆一直爭到瞭隋文帝面前,賀若弼認為自己消滅敵人有生力量。而韓擒虎隻不過是撿便宜把陳後主給抓瞭。但韓擒虎認為戰爭目的就是為取勝,不能隨意損耗資源,何況他進宮,連敵人的老巢都端掉瞭,還要攻什麼城?就連賀若弼進的北掖門,都是他給開的。還有什麼好爭的呢,一目瞭然的事。

  賀若弼的挑釁,韓擒虎以理相辯,隋文帝冷眼旁觀。他本著兩不打壓的原則,說:“你們兩個都應授予特殊功勛。”於是,升任韓擒虎為上柱國,賞賜絹物八千段。賜賀若弼禦坐,進位上柱國,封爵宋公,給予許多賞賜,把陳叔寶的妹妹賜給他做妾。

  天下大定後,隋走上瞭強國之路。

  以上是關於亂世終結者韓擒虎和賀若弼的相關介紹,如你想瞭解更多信息,敬請關註中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