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謀士一起裝傻,結局誰贏?

2016-08-13 14:17:51

  曹操為立太子的事拿不定主意。大兒子曹昂,二兒子曹鑠,一個戰死,一個早夭,三子曹丕勤奮聽話,各方面還不錯,按長幼順序當然應立曹丕為太子,但是,他的另一個兒子曹植才華橫溢,深得他的寵愛,立哪個為太子,曹操舉棋不定。

  一日,曹操屏退左右獨留下賈詡,曹操先是長嘆一聲,說出自己的心事,然後問賈詡有什麼建議。賈詡站在旁邊,眼望帳外發呆。

曹操又問瞭一遍,賈詡還是沒有聽見。曹操大聲喝道:“文和!”

  賈詡這才反應過來,轉頭作揖,面無表情地回答:“丞相。”曹操不滿地說:“我和你說話呢,你為什麼不理我呢?”

  “我在想一件事,所以才沒理你。”

  “你想什麼呢,說來聽聽。”

  “我在想袁紹和劉表的事啊。”(袁紹臨終前立瞭三子袁尚為太子,後導致自相殘殺,造成袁紹勢力的最後瓦解。劉表也是如此。)

  曹操盯著他老半天,突然大笑起來,不再提此事。公元217年,曹操立曹丕為太子。曹丕即位後,封賈詡為太尉、魏壽亭侯,幾年後賈詡病逝,享年77歲。

  幾十年後晉武帝司馬炎一心想讓自己的傻太子登上皇位,傻太子司馬衷發表瞭雷倒眾生的話語“饑民們沒有糧食吃,為什麼不吃肉”。太子的老師衛瓘認為此人若是做瞭皇帝,天下堪憂,一直伺機勸告晉武帝改換太子。

  一日,晉武帝大宴群臣,衛瓘假裝喝醉,倒在晉武帝的禦座面前,他用手撫摸著座位,嘴裡含含糊糊地說:

  “這個座位太可惜瞭!”

  司馬炎馬上懂得瞭他說的是什麼意思,但是假裝聽不懂,說:“你在胡說些什麼,準是喝醉瞭吧。”接著,吩咐侍從把衛瓘扶起來送走。

  司馬炎一直沒有改換太子,公元290年,司馬炎病死,太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晉惠帝即位後,皇後賈南風以“廢立之謀”的罪名,將衛瓘及全傢斬殺,衛瓘享年72歲。

  作為著名謀士,賈詡與衛瓘都以智謀著稱,衛瓘被稱為三國後期第一謀士,至於賈詡,易中天在《百傢講壇》中這樣評價:“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瞭傢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在太子人選的表達上,兩人都運用自己的機智,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可見二人水平不相上下。隻可惜,一個是謀士裝傻,一個是皇帝裝傻,謀士裝傻是為瞭保全自己,皇帝裝傻那就沒治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