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22:38
隋朝也是短命王朝,大業十四年(618年)3月,隋煬帝被弒於江都,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唐朝建立後,唐太宗李世民發現自己居然沒有傳國玉璽,心裡多少有些失落的,於是也學習古人自己刻"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大概意思是,我李世民好歹是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
好在貞觀四年(630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與皇孫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中原王朝。
唐末亂臣朱溫篡位後,歷史進入瞭紛擾的五代十國時期。玉璽的命運隨著朝代更迭再次撲朔迷離,公元937年1月11日,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帶契丹軍攻至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懷抱著傳國玉璽登上玄武樓自焚,玉璽從此下落不明。
到瞭北宋哲宗時,有一個農夫在耕田時居然發現瞭傳國璽,這真是太稀奇瞭,經十三位大學士考證,都說這就是秦始皇皇帝所制傳國璽,皇帝自然龍顏大悅。
雖然有更多的人對此表示懷疑,可皇帝很認真,大傢也就將錯就錯瞭,到瞭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走,皇宮被洗劫一空,自然那個真真假假的"傳國璽"也被大金國掠走,不知下落。
到瞭明清,真的的傳國玉璽再也沒有重現江湖,假的倒是不少,帝王們苦尋不得,久而久之,也就打消瞭非要傳國玉璽不可的念頭,於是自己刻玉璽,一樣發號施令,隻是數量越來越多。比方說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寶(唐朝武則天起把璽稱為寶),清朝常用的玉璽居然有二十五寶外,還供奉著"盛京十寶"。
此篇文章是中國合作作者原稿,未經中國的明確授權和許可,任何新聞媒體不得對該文章非法予以復制、轉載、鏈接和傳播,中國歷史網將依法追究違者的法律責任。